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拉丁方设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拉丁方设计latin square design

包含设重复、纵横两个方向的局部控制及随机排列三项原理的试验设计方法。设重复及随机排列两项原理与随机区组设计相同,双方向的局部控制必然使处理数、纵列数、横行数相等。常用的拉丁方试验有3×3、4×4、5×5、6×6等。拉丁方对纵横两个方向的土壤差异都能有效控制,试验的精度较相同处理数和重复数的随机区组设计为高。
单个拉丁方试验
这是一般的拉丁方试验,它具有i个处理,j行区组、l列区组。由于处理数、行区组数、列区组数相等,即i,j,l=1,2,…,k,构成了k×k拉丁方设计。观察值yijl的线性数学模型为:


yijl=μ+τij+λl+εijl (1)


式中 μ为总体平均;τi为处理效应;ρj、λi分别为行区组效应与列区组效应,εijl为随机误差。取得试验数据后可根据模型(1)分解平方和与自由度后再作方差分析。拉丁方试验的不足是当试验处理较多时,重复数过多,试验地面积增加,扩大了土壤差异,管理措施也不易做到一致,有时反会使误差平方和增大,抵消了增大误差自由度带来的效应;当处理数只有3个时,误差自由度只有2,如果误差平方和较大,往往通不过F测验。
多个拉丁方试验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3×3或4×4拉丁方的误差自由度分别只有2与6,有时难于通过F测验。因此可设置2个或3个拉丁方,以增大误差自由度,提高试验的精确度,其线性数学模型为:


yijlm=μ+τiji+νm+εijlm (2)


式中 νm为拉丁方间的效应,其它效应的符号式(1)相同。这个方法弥补了低阶拉丁方试验精度不高的缺陷。另一种情况是k×k拉丁方分别在不同地点进行,以研究不同土壤条件下肥料效应的变化,这时的线性数学模型为:


yijlm=μ+τijlm+(τν)imijlm (3)


式(3)中 (τν)im为肥料与土壤条件的交互效应。两种情况可根据式(2)、(3)进行平方和、自由度的分解做方差分析。土壤条件如为试验者所规定的某种具体的土壤则为固定模型,如着重于研究肥料效应在不同土壤上的变异度,则供试土壤应随机确定,土壤条件为随机模型,则式(3)为混合模型。
缺一行的不完全拉丁方试验
k×k拉丁方当k≥6时常因重复数较多不易实施,设计者有时抽去一行或一列成为k×(k-1)的试验方案,试验规模略有缩小,但又在一定程度上收到控制双方向土壤差异的作用。另一种情况是试验受人为因素的破坏(如车辆碾压),有一行数据全部缺失,成为缺一行的不完全拉丁方。缺一行的拉丁方仍可应用线性模型(1),但在平方和与自由度分解时的计算公式须作相应的修改,进行多重比较时对各处理平均值需作校正。
缺一处理的不完全拉丁方试验
按k×k拉丁方设计并执行,由于某种原因(例如施肥不当造成严重缺苗,或后期施肥过多不能正常成熟等)造成某一处理数据不能反映正常情况,即成为缺一处理的不完全拉丁方,其线性数学模型仍可应用式(1),平方和与自由度的分解需作相应修正。
裂区拉丁方
见裂区设计。
条区拉丁方
见裂区设计。
正交拉丁方
见正交设计。
拟拉丁方
见混杂设计。

拉丁方设计Latin square design

试验设计方案之一。在直行和横行两个方向都排列成随机区组设计,但每一处理在每一直行或横行都只出现一次,所以,处理数=重复数=直行数=横行数。它可以从直行和横行两个方向控制土壤差异,因而有更高的试验精确度。但缺乏灵活性,处理数目不宜过多或过少,一般以5~7个为宜。常用于单因素试验。由于最早这一方形设计图中不以数码表示而用拉丁字母,故名拉丁方。

CDAEB
ECDBA
BAECD
ABCDE
DEBAC

5×5拉丁方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