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角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角洲sanjiaozhou河流入海或入湖的河口地区,坡度变缓,流速减小,同时受到河口的各种地质作用,沉积物大量堆积,形成一片平坦的低地,其平面形态往往象希腊字母“Δ”,故称三角洲。形成三角洲的条件:❶河流携带丰富的泥沙; 图1 台伯河三角洲 图2 尼罗河三角洲 图3 黄河三角洲 图4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三角洲Sanjiaozhou在河流入海或入湖的河口地段,由于河流和海洋或湖泊的相互作用,使大量碎屑物质发生沉积,形成大片低地,其平面形态好似一个尖端向着陆地的三角形,称为三角洲。三角洲的发育,主要取决于河口地区水流变化的基本规律。河流、海洋、构造、气候和流域自然地理因素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形态类型。形成三角洲的必须条件是:❶河流带来大量泥沙。据统计,河流年输沙量与年径流量的比值大于0.24可能形成三角洲,小于0.24则往往发育成三角港。
三角洲的类型复杂多样,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形态特征和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❶扇形三角洲:入海河流含沙量高,河道分汊多且经常改道,河口外海水较浅,使三角洲形成过程中能比较均匀地向海推进。如我国的黄河三角洲。黄河水的含沙量很大,中、下游的平均含沙量为25.3公斤/米3,中上游每年输沙量为16亿吨,经河口入海的泥沙约12亿吨,其含沙量是长江的47倍,是密西西比河的42倍,是亚马逊河的360倍。自1855年以来形成了面积5 932.6平方公里的现代黄河三角洲,每年以200—2 000米的速度向海推进。从1855年黄河改道由利津入海以来,三角洲已向海推进了约50公里(图2.C)。 ❷鸟爪形三角洲:在潮流、海流和波浪作用都很微弱的河口区,河流含沙量较高并分几股汊河入海,各汊河口泥沙迅速堆积,形成向海伸展较长的沙嘴,平面形态很像鸟爪,故称鸟爪形三角洲,以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最为典型(图1)。 ❸尖头形三角洲:河流入海(湖)时,只有一条干流,支流很少或很小,在干流河口处形成向海中突出的尖头形三角洲。如意大利的台伯河三角洲(图2.B1)和西班牙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如果河流泥沙较少,岸边海水较深,波浪方向与海岸斜交,则形成河口内堆积的掩闭形三角洲,如非洲南端的奥伦治河三角洲(图2.B2)。 ❹岛屿形三角洲:在潮汐作用较强、河流含沙量不高的河口区,在潮水作用下,形成许多向海伸延的垄状沙滩和沙坝,沙坝之间被潮汐冲成水道,使沙洲、沙岛及汊河交错分布、河口外岛屿星罗棋布,故称岛屿形三角洲,如恒河三角洲。我国的长江三角洲从大轮廓上看应是尖头形三角洲(图2.A),但在河口区有许多沙岛、浅滩及汊河道,有人又把它归到岛屿形三角洲之内。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在三角洲的沉积过程中,大量的有机质碎屑和淤泥,经过长期地质作用能形成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意大利的波河三角洲、原苏联的伏尔加河三角洲都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在黄河等几条大河河口的三角洲上也发现相当规模的油气田。 图2 三角洲的类型 A:尖头形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B1:尖头形三角洲(意大利台伯河三角洲) B2:掩闭形三角洲(南非奥伦治河三角洲) C:扇形三角洲(黄河三角洲) 三角洲见“海洋学”中的“三角洲”。 三角洲入海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河流在流入海洋或湖泊时,因流速降低,由所携泥沙堆积而成。一般呈三角形或弓形,顶端指向上游,底部为其外缘。地势低平,河流多汊道,河网密集,大部分为良好的农耕地区。如中国的珠江、长江和非洲的尼罗河等河口的三角洲。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