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排方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排方páifāng也作“牌方”。钉缀在革带上的方銙。以金玉宝石等材料为之,制为多枚,以铆钉固定于革鞓之上,呈横向并列状。制出唐代,上自天子,下及百官,礼见朝会均可用之。宋初专用于皇帝,有别于普通官吏的圆銙或方圆相间的带镑。后遍赐予近臣,并规定为御史大夫、中丞、六曹尚书、侍郎、散骑常侍的专用带饰。唐王建《宫词》:“新衫一样殿头黄,银带排方獭尾长。”宋岳珂《愧郯录》卷一二:“国朝服带之制,乘舆东宫以玉,大臣以金,亲王勋旧,间赐以玉,其次则犀,则角。此不易之制。考之典故,玉带、乘舆以排方。”王珪《宫词》:“齐上玉鞍随仗列,粟金腰带小牌方。”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七:“国朝亲王,皆服金带。元丰中官制行,上欲宠嘉岐二王,乃诏赐方团玉带着为朝仪。先是乘舆玉带皆排方,故以方团别之。”王得臣《麈史》卷上:“古以韦为带,反插垂头,至秦乃名腰带。唐高祖令下插垂头,今谓之挞尾是也。今带止用九胯,四方五圆,乃九环之遗制……至和、皇佑间为方胯,无古眼,其稀者曰稀方;密者曰排方,始于常服之。”周邦彦《诉衷情》词:“当时选舞万人长,玉带小排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