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饷加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饷加派Sanxiang jiapai明末为筹集抵御后金入侵和镇压农民起义的军费,在田赋之外又增收三项赋税。三饷加派始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当时明政府因向辽东用兵,军饷骤增300万两,于是按万历六年《会计录》全国垦田700余万亩每亩加派“辽饷”三厘五毫;第二年每亩又加征三厘五毫;第三年,再加二厘。每亩共加征白银九厘。通过加派辽饷,每年政府“增赋五百二十万(两)”。(《明史食货志》)崇祯三年(1630),又在九厘之外每亩再加三厘。崇祯十年,为镇压农民起义,增兵12万,兵部尚书杨嗣昌请加派“剿饷”,得银280万两。崇祯十二年,明政府决定练兵23万,于是又加派“练饷” 730万两。三饷加派给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也使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