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撞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撞街是我国旧时汉族民间的一种育儿习俗,主要在北方的河北等地区流行。“撞街”大约形成在明代以前,到明朝时期已经很盛行。按照这种风俗习惯,在婴儿出生三天以后,孩子由本家的老人怀抱上街,无论在街上撞遇见谁,就邀请该人为孩子起名。倘若遇不到人时,凡撞见什么物事,老人就可以用那件物事为孩子命名,所以这种为婴孩起名、命名的方法叫“撞街”。根据重印的《藁城嘉靖志》,书中就有“尚书徐玠初生时,祖母徐氏持出撞街” 的记载。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