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支移和折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支移和折变Zhiyi he zhebian宋政府征收赋税的两种办法。北宋建立后,沿袭了唐代的两税法,对老百姓征收赋税实行夏税秋粮的办法,即夏季征收钱或丝、绢、布;秋季征收粮食。还规定老百姓应在本地交纳二税。辽和西夏兴起强大后,宋政府在北部和西北边境上驻扎了大量军队,需要大量粮饷。为了不增加政府开支,遂规定河北、河东和陕西等路的纳税户应把交纳的粮食直接送到边境的城镇中去,沿途费用自负。如果纳税户不愿意亲自送去,应交“脚钱”。后来,其他地区的纳税户也按此规定,在应交纳秋粮数额之外,按税粮数量每斗另加纳脚钱。这就是支移。所谓折变是政府在征收夏税秋粮时,按当时需要,有时令税户将夏税折成粮交纳,有时又令税户将秋粮折成钱交纳,有时要求把税钱折成绢,有时又要求把绢折成钱。折变时,由政府规定折算比率,百姓经过一再折变,负担可增加几倍,即所谓“展转增加,民无所诉。”(《文献通考》卷五《田赋考五》)支移和折变是北宋政府为了增加对人民的盘剥巧立的名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