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珪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王珪1284—1374元代养生学家。字均章,号逸人,又号洞虚子、泊虚子、中阳老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自幼读书,后经仕宦,四十岁弃官归隐虞山,学炼丹术及医学,人称王隐君。著有《泰定养生主论》十六卷,(1338年),论述自幼及壮至老之调摄,颇多新见,于诸痰诸饮挟火为患,亦皆详究。制有滚痰丸等著名方剂。 王珪1019~1085字禹玉。幼随叔父王罕定居舒州(今潜山县)。宋庆历二年(1042)榜眼。由扬州通判入京修起居注,进知制诰,任开封府知府,兼侍读学士等。治平四年(1067)兼端明殿学士,赐盘龙金盆。神宗即位,迁学士承旨。熙宁三年(1070)拜参知政事。九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1078~1085)行新官制,由礼部侍郎超授银青光禄大夫。五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八年,进金紫光禄大夫,封歧国公,同年五月卒。赠太师,谥文恭。撰有《宋两朝国史》120卷、《在京诸司库务条式》130卷、《宋六朝会要》、《王珪集》100卷,录载于《宋史·艺文志》。 王珪元末在家乡聚众,据庐州,自称万户。守巢湖南岸,投朱元璋,随朱渡江,克太平,皆有战功。官至指挥使,升都督佥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