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敬亭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敬亭山

古名昭亭山,位于市北郊5公里处。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约百里,主峰海拔316米,兀立水阳江畔,山势雄峻,峭壁幽壑,松青竹翠,杜鹃遍野,为江南历史文化名山,今已建为安徽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南齐明帝建武年间(494—497)谢朓任宣城太守,后人取其诗中“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意,在山中建齐云阁,游人纷至沓来。正如唐诗人刘禹锡所咏:“宣城谢朓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李白、孟浩然、白居易、王维、苏轼、汤显祖、施闰章等诗文名家相继来山游览吟咏。李白有五绝《独坐敬亭山》咏叹:“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更使此山名扬天下。后人取“孤云独去闲”意,在山中建闲云庵。自古有320多位名士在此留下了1400多篇诗文,其中不乏千古绝唱,因此获“江南诗山”之誉。山中原有古庙楼阁等54处,后仅存双塔、古昭亭坊、金鸡井、虎窥泉等。近年修复山洲、太白楼、烟云亭、先贤祠等景点,新建茶社、动物园、人工湖等。1996年辟为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

敬亭山

原名昭亭山、查山,位于宣州市北郊5公里的水阳江畔。山体由石英岩、砂岩、石灰岩等组成,北东走向,面积1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16米。山间林壑幽深,古迹众多,为江南历史文化名山。1987年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敬亭山以自然风光而成为文化名山,是从谢朓、李白的名诗传世而开始的。公元5世纪末,南朝齐建武年间,著名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寄情山水,常登临吟咏,有名作《游敬亭山》,描绘了山间朝夕变幻、灵异多姿的风光。谢朓回朝不久惨遭杀害,他的卓越诗才和不幸遭遇,更吸引了后代名士。唐初孟浩然、王维等都曾前来登临追怀。一生景仰谢朓的李白,更是多次到宣城凭吊,“临风怀谢公”,而且七次重游敬亭山,留连忘返,作诗42首,称为“我家敬亭山,辄继谢公作”,特别是名篇《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脍炙人口,更使敬亭山声名远扬。历代有320多位名人墨客在此留下诗文1400多篇,敬亭山成了名盛一时的“江南诗山”。
山上保存的古建筑有广教寺双塔、古昭亭坊、金鸡井、虎窥泉等。近几年先后恢复建设了山洲、太白楼、烟云亭、先贤祠,新建了敬亭山茶社、动物园、人工湖等,共有景点44处。著名的广教寺双塔,建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均为七层方形密檐,属唐代建筑风格。塔内有苏东坡手书碑刻《观自在菩萨如意陀罗尼经》,这在国内现存古塔中已属罕见。
敬亭山森林覆盖率95%,年降水量1300毫米,年均温度15℃,四季分明。山中有珍稀的四色杜鹃和“敬亭蝾螈”。历史名茶“敬亭绿雪”,采制精细,形如雀舌,翠绿匀净,汤清芳醇,为茶中珍品,明清时曾列为贡茶。
1991年成立敬亭山风景名胜管理处,设有旅游服务社。对外以开展唐诗旅游为特色,有“唐诗之旅”、“李白游踪之旅”、“中国诗词研究旅行”等。交通方便,宣杭铁路、皖赣铁路、芜屯公路等干线穿境而过,水阳江直通长江,四通八达。

敬亭山

古名昭亭山,又名查山。在安徽省宣州市城北5公里,为黄山余脉,绵延百余里。山上旧有敬亭,史传为南朝齐著名山水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的吟咏处。山高286米,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州城,万壑千岩,形成胜境。原有翠云庵等多处古迹。谢眺、李白、孟浩然、白居易、王维、苏轼等均曾到此游览赋诗,遂驰名天下。1939年,陈毅于戎马倥偬之时来此凭吊谢、李,写下《由宣城泛湖东下》诗:“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今诸胜仅存双塔和古昭亭石坊。现建有梨林茶园,产名茶“敬亭绿雪”。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4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