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旃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旃裘zhānqiú用兽毛等制成的裘衣,冬天穿着防御风寒,多用北方游牧民族。汉桓宽《盐铁论·本议》:“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楠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旃裘,兖、豫之漆丝𫄨纻,养生送终之具也,待商而通,待工而成。”《史记·货殖列传》:“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史记·匈奴列传》:“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又《苏秦传》:“君诚能听臣,燕必致旃裘狗马之地。”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虏救死抉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汉书·司马迁传》: “旃裘之君长咸震怖。”又《匈奴传》:“其得汉絮缯,以驰草棘中,衣袴皆裂弊,以视不如旃裘坚善也。”明汪廷讷《种玉记·妃怨》:“看着那旃裘毳帐,中心黯然。这是我红颜薄命伊谁怨。”清黄遵宪《题运甓斋话别图》:“吉莫制革履,蒙戎缝旃裘。”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