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化模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文化模式指文化物质协调一致的组合状态。是一个被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的,因而也是一种长期存在相对稳定的文化结构或形式。文化模式是文化体系中具有支配作用的部分。文化模式是人类在可能的范围里,选择那些人们乐于接受的行为,而排斥与此相反的行为的结果。文化模式的复杂性,以及不同文化模式所属成员对模式的认识程度是可以改变的。模式的简单、明显部分可以在劳动习惯、服装和饮食上表现出来。比较复杂的部分则在社会制度、政治制度以及经济制度上表现出来。文化模式的形成和变化与地理环境、民族特征、社会政治经济形态以及时代背景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文化模式各种文化特征协调一致的组合状态。着重强调文化因素的结构或形式,以别于内容。它是长期存在的一种文化结构,也是一种文化的诸成员所普遍接受的文化结构。简单、明显的文化模式可以在劳动习惯、服装和饮食上表现出来,比较复杂的模式则可从社会组织结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上体现出来。有的人类学家将文化模式分为主要模式与次要模式。主要模式曾绵延数千年并起重要作用,次要模式则稳定性差而易变。 文化模式书名。本尼迪克特(R.F.Benedict)著。1934年出版。本书反映了作者对美洲印第安人的3个原始社会的研究。她把祖尼人和夸扣特尔人两个民族的文化分别描述为“太阳神型文化”和“酒神型文化”,并加以分析比较,探究了文化与个性的关系,提出研究人类文化不能偏重文化特质和个体的分析,应根据文化发生的来龙去脉来评价文化现象。她认为“模式”是一个行动心理学的概念,是一个赋予各种行为以意义,并将各种行为包括于文化整体之中的媒介。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内含一个或若干“模式”或是由若干“模式”构成综合的有机整体。她的“文化模式”理论对文化人类学,特别是对文化与人格这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书被译成14种文字,现已有汉译本。 文化模式指诸文化特征协调一致的组合状态。是人类活动的方式和人类行为的性质,经世代相传,固定下来而形成的文化联结。属于文化结构的一部分。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把文化模式分为两种范畴,一种是主要模式,曾绵延数千年并起重要作用; 另一种是次要模式,稳定性差而易变。他具体阐述了文化模式的四种类型: (1) 普遍模式: 文化的不同部分具有所有文化的共同特色; (2) 系统模式: 由文化质料结合为一个系统或一个复合体; (3) 全文化模式或基本模式: 该模式是一种文化据以存在的根本条件; (4) 风格模式:一种能意识到文化目标得以达成的方法或态度。另一人类学家R·本尼迪克特在所著的《文化模式》一书中以各种文化的成员在感情上对待世界的态度来解释文化模式,认为“不同社会具有不同的模式,可以说是由于人类的某种潜在意识所造成的,而任何社会均具有这种潜在的意识。”有学者批评她的文化模式论太富于心理学色彩,其理论意在确定一种文化风格的特点,而非文化的实际所在,是一种社会心理超向类型,与人格超向或态度相当。诸文化模式的复杂性以及属于各该文化的成员对这些模式的认识程度是可以改变的。简单、明显的模式可以在劳动习惯,服装和饮食上表现出来。比较复杂的模式可在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或经济制度上看到。文化模式的形成和变化是由于地理环境、民族特征、社会政治经济形态以及时代背景等因素不同所造成的结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