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文眼wenyan一篇文章(通常是指散文)中最能体现作者立意或作品主旨、意境的语句,犹如作品的眼目,最能传一篇之精神,是作者艺术构思的焦点,是我国古代散文理论的概念之一。 文眼论写作语。文眼,指文章脉胳之眼线,即“画龙点睛”之“睛”。清人刘熙载《艺概·文概》:“揭全文之指(即主题思想、主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必后之,在篇末则必前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揭全文之主旨,不限于篇末,位置应视情节发展、人物性格的变化、内容的开拓等安排在关涉全局的吃紧处,这便是文眼所在。篇首点题,如清人梁启超所言,“文章最要令人一望而知其宗旨之所在,才易于动人”,关键是要兼顾(照应)下文,否则旁生枝节,泛入闲事,前后脱节,也是败笔。同理,篇末设文眼,则必须前注(即预伏)之。篇中自然要瞻前顾后,起承接贯穿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