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文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文言wenyan

又叫做“文言文”,即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它是相对于“白话”而言的。
文言是中国古典文学所使用的主要语言,它最初是建立在先秦口语基础上的一种书面语言,与口语很接近。比如《论语》大多是孔子的语录。大体上相当于当时的口语。而后经过长期的发展,具有词汇丰富、语法精练的特点。但是,由于记录这种书面语的汉字是一种表意性音节文字,加之书写工具的原始简陋,先秦时代用汉字记录语言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因而它的文辞迫于种种限制不得不比口语简略。这样,这种书面语与口语就产生了分歧,与口语的距离逐渐拉大。语言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在发展变化中,口语的变化速度要比书面语快得多,文言越来越远离它赖于产生的口语,终究成了只有为少数人掌握的僵化的交际形式。
从先秦以后一直到“五·四”运动,文言一直是官方占统治地位的书面语言,但其间也产生了与口语直接相联系的书面语——白话。白话大约从唐末开始便与文言共存,可它不是官方的书面语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为了反对旧思想,提倡新思想,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提出了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口号,从根本上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

文言Wenyan

“五四”以前通用的书面语言。汉语的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各种作品,即通常所说的文言;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文言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一种最基本的书面语形式,这种书面语不仅与现代汉语差别很大,就是与秦汉以后的历代口语也相去甚远。文言具有一定的人为性。这主要表现在词汇和语法上。汉代以后的文人写文章往往喜欢使用秦汉以前书面语里的词汇和语法,但不同的时代语言有所变化。后来的文人一面仿古,一面不知不觉地把当时口语的某些成分用到他们所写的文章里去,这就使后来的文言较以前的文言有所变化。越到后来,这种变化越明显,它不仅积累了一个时期口语里的词汇和语法的某些成分,而且积累了历代各个时期口语里的词汇和语法的某些成分。文言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也显示出不同的阶段变化,秦汉以前的文言总的来说?质朴、务实,与口语接近。两晋时期的文言追求形式华美,逐渐脱离口语;南北朝的文言主要以骈文的形式出现,继续追求形式和词藻,脱离口语;唐、宋的文言模仿秦汉,与口语的差距拉大;元、明、清时期的文言刻意仿古,甚至“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与口语完全分离。文言较之白话有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在:❶文言的词以单音节为主,如“日”(太阳)“目”(眼睛)等。
❷词类活用现象较多,最常见的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如“范增数目项王”(范增多次对项羽使眼色)。“目”本是指“眼睛”,这里作为动词“使眼色”。除此之外,还有数词、代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用作“使动词”,名词、形容词用作“意动词”等等。
❸量词很少使用。文言中往往数词跟名词直接结合,不用量词。如“一车千石”(一辆车值一千石粮食《盐铁论·国疾》),“一车”指“一辆车”。
❹语序表达上,常宾语前置。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此句意思为,“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怕不了解别人啊。”“不己知”是宾语前置。“五四”以后,人们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文言被后起的白话所代替。文言作为中国古代长期使用的书面语。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东西,如文言的议论酣畅,内容丰富,辞藻优美,技巧娴熟。直到今天,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还在被我们使用。

文言

汉语书面语的一种。代表了古代汉语的基本面貌,是中国古典文学所使用的主要语言。因脱离口语越来越严重,“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其地位逐渐为白话文代替。

文言

❶汉语书面语的一种,是我国古代书面作品的通用语言,它有词汇丰富、表意精练的特点,语法上和现代汉语也有差别。随着历史的发展,它与人民大众的口头语的距离越来越大,难以为绝大多数民众所掌握,因而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否定。
❷指用古代汉语书面语写成的文章,即文言文。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