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生代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新生代xinshengdai显生宙的第三个代,地史时期最新的一个代,也是延续时间最短的一个代。共经历约7000万年,相当于古生代的一个纪。划分为两个纪,第三纪和第四纪,第四纪开始距今只有二、三百万年。第三纪一般又可分为早第三纪和晚第三纪,第三纪和第四纪又细分为世,如表。18世纪时,人们把南阿尔卑斯至意大利平原的地层自老至新划分为原始系、第二系和第三系(Arduino,1760),19世纪初又根据对巴黎盆地的研究,把第三系上部松散岩层划分出来,称第四系(J·Desnoyers,1829)。后来,由于地层划分越来越细,原始系和第二系已经废弃不用,重建了许多系,而第三系和第四系仍保留下来,但其含义已和原来的有所不同。 新生代(界)的划分 注:习惯上常把早第三纪、下第三系称老第三纪、老第三系;把晚第三纪、上第三系称新第三纪、新第三系。 新生代动物举例 A. 马趾的演化 1. 真马; 2. 三趾马; 3. 中新马;4. 渐新马; 5. 始新马; B. 剑齿虎; C. 肿骨鹿,Q2—Q3; D. 猛犸象,Q2—Q3; E. 披毛犀,Q2 新生代的古地理,从世界范围来看,海陆分布情况与现代渐趋一致。当时古地中海区和环太平洋外带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在亚洲称喜马拉雅运动,形成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北美的西海岸山、南美的安第斯山等世界上最年轻的山系。南方的冈瓦纳古陆继续解体,东非大裂谷继续发展,形成现代红海东非断裂湖盆,玄武岩大量喷溢。 新生代xinshengdai地质年代的第5个代,也是地质年代最近的一个代。约开始于6700万年前,延续至今。可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两个纪。这个时期的生物已接近现代,脊椎动物的特征是哺乳动物的兴起和繁盛,后期出现了人类。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植被带的分化日趋明显。气候逐渐变凉,特别是后期,冷暖波动大,局部地区并出现冰川。这个时期的地层在我国绝大部分都以陆相沉积为主,并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我国著名的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和抚顺煤田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发生在这个时期的地壳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 新生代显生宙的第3个代。代表符号为Cz。1841年,由费利普斯命名。意为生物界面貌接近现代。从6500万年前至今。以2330万年前、260万年前为界线,分为古近纪(曾称老第三纪)、新近纪(曾称新第三纪)和第四纪。生物大致与现代接近,脊椎动物的特征是哺乳动物繁盛。有“哺乳动物时代”之称。后期,人类的出现与发展是在第四纪最重要的特征,故有“灵长类”之称。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有“被子植物时代”之称。另一特点是更新世全球性大冰期,故又有“冰川时代”之称。这个时期形成的地层,称“新生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