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方志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方志敏1899—1935Fang Zhimin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江西弋阳人。1919年考入南昌江西省第一甲种工业学校。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江西最早的党员之 一。
1924年国共合作后,方志敏曾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农民部部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主席等职,对开创江西的农民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革命失败后,方志敏回到赣东北地区,开始了重建中共组织、组织武装暴动的革命斗争。1927年11月,方志敏在弋阳窑头村发起召开了弋阳、横峰、贵溪、铅山、上饶五县共产党代表会议,决定在赣东北发动农民举行年关暴动, 并成立了五县共产党委员会和农民起义总指挥部。方志敏被选任书记和总指挥。1928年1 月, 方志敏与黄道、邵式平一起领导了弋 (阳) 横(峰)农民起义,创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二军(1928年夏改称江西红军独立第五团,1929年4月又改称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并成立了中共弋阳中心县委。随后,方志敏率工农军转战于信江流域, 开辟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
1930年7月,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 闽北根据地并入赣东北, 赣东北红军与闽北红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 由方志敏任军长。1931年11月,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代表大会上, 方志敏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并兼任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这一时期,方志敏曾与中共内部的“左”倾错误路线作过坚决的斗争,对巩固和发展赣东北根据地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932年底, 赣东北根据地扩展到闽浙赣三省, 中共中央鉴于新的形势,遂改赣东北省为闽浙赣省,旋任命方志敏为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1934年10月,由红七军团改组的北上抗日先遣队进入闽浙赣根据地, 和红十军会合,组成红十军团,由方志敏任军政委员会主席。之后,方志敏率抗日先遣队继续北上,至皖南,遭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苦战两月受挫。1935年1月,抗日先遣队在撤回赣东北途中被七倍之敌围困于江西怀玉山区,激战七昼夜,终因寡不敌众, 除一部突围外,一部被俘,大部牺牲。方志敏被俘后押往南昌,在狱中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并以惊人的毅力写下了《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反映崇高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作品。同年8月6日在南昌被秘密杀害。

方志敏1899—1935Fang zhimin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建人之一。江西弋阳人,生于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8月21日。1919年考入江西省立南昌甲种工业学校。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在江西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底,领导弋阳横峰起义,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第十军。历任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补选为中央委员。1934年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军政委员会书记。1935年1月在江西德兴县与国民党军作战时因叛徒出卖被捕,8月,在南昌被国民党杀害。著述编有《方志敏文集》。


方志敏1899—1935Fangzhimin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西弋阳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青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任江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1927年国民党叛变革命后,他参加并领导弋阳横峰起义,创造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第十军、历任中共县委书记、特委书记、省委书记、省军区司令员、闽浙赣工农民主政府主席和红十军政治委员。1931年当选为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主席团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34年11月,率领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途中遭国民党军队阻击。1935年1月,在江西玉山县,陇首村与国民党军作战时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同年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遗著有《可爱的中国》、《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狱中纪实》等。
他的主要伦理思想表现在:❶坚持阶级利益、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主张以符合人民的利益的最高准则,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生与死的决择面前,舍生取义,视死如归。
❷主张为政清廉,艰苦朴素,以身作则。
❸主张用无产阶级爱国主义教育人民。他认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灾难深重,根源在于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政治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的蹂躏。然而,中国并没有失去自求的力量,提高民族的自信心和责任感,顽强地与敌对势力斗争。中国就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他短暂的一生,就是为此而努力。表现出高尚的品德和爱国精神。

方志敏1899—1935

江西弋阳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在江西领导农民运动。1928年领导了弋阳横峰起义,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第十军。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34年他带领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1935年1月,在与国民党军队作战中被捕,同年7月在南昌牺牲。

方志敏1899—1935

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西弋阳人。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领导农民运动、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1931年当选为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主席团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35年在南昌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在其《可爱的中国》、《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清贫》等著作中有光辉的伦理思想。第一,坚持阶级利益、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主张以符合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舍生取义,视死如归。他说:“敌人只能砍下革命者的头颅,但动摇不了革命者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第二,为政清廉,艰苦朴素,以身作则。他说:“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矜持不苟,舍己为公,都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第三,主张用无产阶级爱国主义教育人民,他认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灾难深重,根源在于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压迫剥削,政治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的蹂躏。然而,中国并没有失去自救的力量,欲救中华民族出这水深火热之中,欲求中国民族的独立解放,在于唤起工农民众,奋起与帝国主义及其官僚买办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进行民族革命战争,斩除帝国主义的锁链,推翻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压迫,得到了自由解放,中国就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他短暂的一生,就是为此而努力。表现出高尚的品德和爱国精神。

方志敏

中国军事家。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1899年8月21日生,1935年8月6日牺牲。1924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北伐战争时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部长。1929年任信江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30年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1934年11月任第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是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1935年1月被俘,在狱中写有《可爱的中国》、《清贫》等著作。8月6日英勇就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