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日本的教育改革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日本的教育改革Riben de jiaoyu gaige

包括明治维新以来对教育实行的三次重大革新措施。日本第一次教育改革是指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三大方针,可见教育改革在明治维新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1871年日本设立了统辖全国教育行政的中央教育行政机关文部省,翌年颁布了奠定近代教育制度的第一个法律《学制》。这次改革涉及到整个学校制度,重点是初等教育和培养小学教师的师范教育,同时创设少数的示范性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机构,当时的学制结构是小学8年、中学6年、大学3年。这次教育改革对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以这次改革为出发点,日本教育迅速发展,1902年普及了4年小学教育,1907年实现了6年义务教育。194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日本在美国占领军的统治下,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这次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消除战前日本教育中的军国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倾向,建设一个和平的文化国家,实现民主、自由和平等,谋求培养具有高尚人格、充满自主精神、身心健康的国民。1947年,日本颁布了作为教育根本大法的《教育基本法》以及《学校教育法》,废除了双轨制的学校制度,建立了“6·3·3·4”的单轨制教育体系。这一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❶实行9年义务教育和男女同校;
❷高等教育开放并扩大,尊重大学的自治,将一般教育引进高等教育;
❸把教师的培养放在4年制的大学阶段;
❹将初等和中等教育行政的中央集权制改为地方分权制,在地方设立民选的教育委员会;
❺由敕令主义变为法律主义,教育政策由国会决定并以法律形式公布;
❻重视成人教育。这次教育改革使日本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教育制度、教育目的都发生了很大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在日本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日本前两次教育改革的共同特点是都以民族危机为社会背景,都以欧美发达国家为模式追求“赶超型”现代化为目的。第三次教育改革以1971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向文部大臣作的题为《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整顿的基本对策》咨询报告为发端,以日本高度的经济发展和显著的教育普及为背景,从1971年至1983年的10余年间,教育改革主要是在学校设置、教学内容及经营管理等方面有重大变化,在职业技术教育、终身教育等方面有所发展,但整个改革进程缓慢,发展不平衡,在教育理念和结构上变化不大。这次改革的基本精神是:❶强调国家对教育的统一领导;
❷强调教育工作应该贯彻国家的指导思想;
❸强调教育要适应个性,教育要多样化;
❹强调教育必须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形势。1984年,当时的首相中曾根康弘宣布行政、财政、教育三大改革为战后政治总决算内容;同年,成立了作为首相咨询机构的临时教育审议会,该审议会成立以后,用了3年时间先后提出了4分审议报告。1987年8月提交的最终审议报告中提出了这次改革的3点基本设想:❶重视个性的原则;
❷向终生学习体系过渡;
❸适应国际化和信息化等社会变化。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❶制定新的教学大纲,改善教育课程和教学方法;
❷改革教科书制度,简化教科书审定过程,增加审定的透明度;
❸实行新任教师研修制度;
❹实行40人班级制,加强高中教育多样化;
❺增加儿童接触自然的机会。日本政府则在法律制度、财政预算、行政管理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支持这些改革。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5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