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明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明经选举制度。意为通晓经学。始见于汉。自武帝尊崇儒术后,颇盛。东汉后渐不为所重。隋炀帝置明经科,与进士科并行,主要考试经义。唐、宋皆因之。明初亦置,后虽不行,但渐成为明清科场称谓之一,指学校之贡生。 明经❶隋唐科举考试科目之一。源于汉代以明经射策取士。隋炀帝始设,唐沿用。主要考试经义。 明经❶选举名目之一。即将通晓经学之人推荐给朝廷。始见于汉,自武帝尊崇儒术后,颇盛。无常制。东汉元和二年(85),始令郡国举通晓经学者,凡十五万人以上举五人,十万人以下举三人。后附以年龄规定,如本初元年(146)定年五十以上、七十以下。此选多补博士、议郎。东汉后渐不为所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