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春发生葫芦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春发生葫芦头西安市著名风味小吃。将猪大肠、猪肚去油腻和腥味,清水漂洗,再在热锅上焙烤,在距大肠30厘米处切断,即为葫卢头,放清水锅中煮4小时后加精盐,10分钟后捞出肠、肚放筛内晾干待用。肉汤由猪骨、猪方肉、调料包熬成。取肉汤2份和清水1份旺火烧开,将掰成的白果大的托托馍放在碗中,再将大肠、熟肚各3片,熟肉、鸡肉各2片(鱿鱼、海参2片)整齐地排放在馍块上,用锅内滚开的汤浇3-4次,使碗内馍块浸透汤汁,放料酒、调料水、味精、香菜末和蒜苗丝,浇上熟猪油,最后再浇上滚开汤汁,配以精蒜、泡菜、辣子酱即成。 春发生葫芦头西安著名肉食品种。亦称“海味葫芦头” 。由唐代 “猪杂糕”演化而来。相传当时有个卖猪杂糕的小店,因制作不得法,腥味太大,食客很少。药王孙思邈当场指点操作,改变了过去那种不卫生的捋肠刮肚方法,在原汁肠中加西大香、上元桂、汉阴椒等香料,这样制作果然腥味尽除,香气扑鼻,引来不少食客。因为肚肠相接的地方很像葫芦,故名。后相沿至今成为著名食品。至近代又加上海味,发展成“海味葫芦头” 。烹制方法: 先将煮熟的猪肚肠切成“坡刀形” ,连同水海参、水鱿鱼、鸡肉放在掰碎的馍上, 用原汁汤反复浇𣶐(mao), 等入味后,再加猪油、味精、适量的汤汁。吃时以泡菜、辣子佐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