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注》
杨伯峻编著。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初版后,作者在编辑的支持、协助下,进行全面修订。修订本将于1990年问世。
《左传》以编年体形式,从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风俗等多侧面展示春秋时代255年间(前722——前486)的历史,具有很高史料价值;叙事翔实生动,写人性格鲜明,文字凝炼典雅,辞令恢弘洒脱,取得巨大的文学和语言成就,成为后代历史著作和叙事散文的典范。作者自幼诵习《左传》,早年萌生整治《左传》之志,留意搜集、阅读有关书籍和资料。60年代初,正式开始《春秋左传注》的编著工作。经过近20年辛勤劳动,完成这部百万余字的巨著。是为作者一生代表之作。
本书以通行的阮元《十三经注疏》本为底本,复取阮氏《校勘记》所未见之六朝人手书残本、日本金泽文库本、多种敦煌残卷等作校勘,并参考各种类书和其它唐宋以前古书的引文,厘为新的定本。于《春秋》经文,详列《公羊》、《谷梁》之异。每年之首,具列干支、公元纪年、周室及重要诸侯纪年。重新核正《经》、《传》的章节。对全部原文,从字音词义、语法修辞、典章制度、人物事件、天文历法、地理沿革、风尚习俗诸方面进行诠释。注文采用浅近文言。广泛汲取2000多年来古今中外《左传》学的成果,引用书籍近500种,还充分利用近现代考古学成就和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等出土文献,使之与作者创见融为一体,对《左传》注释作了一次历史性的总结。向广大专业人员和业余爱好者,提供了一部简明而博洽、方便而精当的《左传》新读本。在国内外获得普遍好评,《光明日报》和香港《大公报》等有专文评介。
与该书配套而行的,还有经作者指导、由沈玉成作的《左传译文》(中华书局1981年2月第1版)和作者及其夫人徐堤编的《春秋左传词典》(中华书局,1985年11月第1版)。这三部书,以《春秋左传注》为主体,分别从注释、翻译、词汇不同角度出发,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研读《左传》的系列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