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昭鉴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昭鉴录书名。十一卷。明朝初年,朱元璋命礼部尚书陶凯摘录汉唐以下藩王善恶之事,编辑成书,以为鉴戒。不久,又复诏文原吉等人续修之。洪武六年(1373年)书成。名为《昭鉴录》,宋濂为之作序。书中记叙了一些藩王所做的善事,另一些藩王所做的恶事,以及一些先做善事后为恶事的藩王的事例,目的在于以善事供后人效法,以恶事供后人引为借鉴。 昭鉴录亦称《宗藩昭鉴录》。明代王族教育读物。明洪武初奉敕撰,共十一卷。始由明太祖命礼部尚书陶凯等广采汉唐至宋藩善可引为鉴戒的事迹,编辑为书,但未成。复召文原吉、王馔等编撰。书成,赐是名并颁赐诸王,作为道德教育和行为训诫读物。 昭鉴录十一卷。明洪武初奉敕撰。据《千顷堂书目云:“太祖尝命礼部尚书陶凯 (生卒年不详)等采录汉、唐以下藩王善恶以为鉴戒。编辑未竟,复诏秦王傅文原吉、翰林编修王僎、国子博士李叔元、助教朱复,录事蒋子杰等续修之。洪武六年书成,太子赞善宋濂为序。”陶凯,字中立,临海(今浙江临海县)人。元举乡荐,洪武初征修 《元史》,书成,授翰林应奉。教习大本堂,授楚王经,擢礼部尚书。与崔亮等酌定诸礼仪,请依唐、宋会要例记载时政,从之。出为湖广参政,以晋王府右相致仕。后坐事论死。黄虞稷说此书五卷,而天一阁藏本十一卷。有明洪武中刊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