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暖朝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暖朝帽nuǎncháomào清代规定官员秋冬季节所戴的礼冠。按礼部规定:每年春季三月用凉朝帽;秋季九月换用暖朝帽。多为圆型,周围有一道檐边。材料多用皮制,也有呢、缎、布制的,反折向上,顶部以朱纬覆底,上加冠顶;另有金佛、舍利等饰物。颜色以黑色为多。最初以貂鼠为贵,次为海獭,再次则狐,其下则无皮不用。由于海獭价昂,有以黄狼皮染黑而代之,名曰骚鼠,时人争相仿效。康熙时,江宁等地新制一种剪绒暖帽,色黑质细,宛如骚鼠,价格较低,一般学士都乐于戴用。冠檐的材料是区别身份的一大标志,如皇帝、皇太子用熏貂及黑狐;皇子、王公至文武一品官用熏貂及青狐;文二品、三品、武二品用熏貂及貂尾;文四品、武三品以至未入流官,只能用熏貂。帽子的最高处,装有顶珠,多为宝石,颜色有红、蓝、白宝石或金等。《清会典事例·礼部·冠服通例》:“十五年题准,每年春用凉朝帽及夹朝衣,或三月十五日或二十五日为始;秋用暖朝帽及缘皮朝衣,或九月十五日或二十五日为始。” 暖朝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