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最早的动植物分类体系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13 最早的动植物分类体系

以草、木、鱼、鸟、兽来概括整个动植物界的种类,这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分类认识。它反映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 《尔雅》 中。《尔雅》约自战国时期开始汇集,至西汉才告完成。书中有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等篇。这种分类方式起源于4千余年前。据殷墟甲骨卜辞中有关动植物名称的文字考察,已有这种基础。至春秋末年齐国《考工记》中记述,人们把动物分为大兽和小虫。从现代分类学观点看,大兽相当于脊椎动物;小虫相当于无脊椎动物。在此之下又进一步做出较细的分类。如大兽包含:羽 (鸟类)、鳞 (鱼类和爬行类)、介 (龟鳖类)、毛 (兽类)、裸 (人类)。明代李时珍 (1518—1593)说: “虫乃生物之微者,其类甚繁。……其物虽微,不可与鳞、凤、龟、蛇为伍。”他又把动物药品分为:虫、鳞、介、禽、兽、人等类,基本上承袭了《考工记》的分类方式,但在排列顺序上体现了动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更接近自然分类系统。瑞典博物学家林耐(1707—1778)按人选定的标准,如生殖器官,而不以自然之亲缘关系,运用“人为分类法”将动植物进行分类,这在时间上较李时珍还晚100余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