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佛法僧目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体强健、脚短小而呈并趾型的鸟类。嘴长强直或细曲,翅大都长阔,初级飞羽10枚或12枚,次级飞羽第5枚存在或缺如,脚短小,三趾在前,一趾在后,第3、4趾大半相连,第2、3趾基部相愈合,为并趾型。尾形短或适中,尾羽10~12枚, 尾脂腺裸出或被䎃,副羽或存在或缺如,雌雄羽色相似。
栖息于林区及水边。以昆虫、鱼、果实为食,繁殖时期,多在河岸或山坡营巢,每窝产卵6~7枚,呈白色或具粉红色泽。幼鸟为晚成性。
全世界共9科,中国有5科,如
翠鸟科的冠鱼狗(Ceryle lugubris)、斑鱼狗(C.rudis)、普通翠鸟(Alcedo atthis)、赤翡翠(Halcyoncoromanda)、白胸翡翠(H.smyrnensis)、蓝翡翠(H.pileata);蜂虎科的粟喉蜂虎(Merops philippinus)、粟头蜂虎 (M.viridis); 佛法僧科的蓝胸佛法僧(Coracias garrulus)、三宝鸟(Eurystomus orientalis);戴胜科的戴胜 (Upupa epops); 犀鸟科的棕颈犀鸟(Aceros nipalensis)、双角犀鸟(Buceros bicornis)、冠斑犀鸟 (Anthracoceros coronatus)、白喉犀鸟(Ptilolaemus tickelli)等。
本目中的一些鸟类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很多鸟类嗜食昆虫,有益于农林; 不少种类的羽色鲜艳可供观赏,但也因有些嗜食鱼类,对养鱼业有一定危害。

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鸟纲。攀禽。本目鸟类体型与习性差别很大。一般羽色辉亮艳丽。头较大,具冠羽或角质盔。喙尖长而直,或短阔。足短,具四趾,前三趾基部或全部愈合,呈并趾型。多栖近水旁树上,以水中鱼类为食,亦有栖止于森林内,以昆虫为食。通常营巢于洞穴,卵多为白色。晚成鸟。如三宝鸟、戴胜、翠鸟、犀鸟等。

佛法僧目

鸟纲的1目。共有9科49属约200种。中国有翠鸟科、蜂虎科、佛法僧科、戴胜科和犀鸟科5科共25种。本目鸟类体形大小不一。中国佛法僧目的鸟类中,以犀鸟体型最大,体重达1750g,翅长约306mm。佛法僧中等大小,体重约175g,翅长约160mm;最小的是翠鸟,重33g左右,翅长约70mm。脚短小,趾前3后1,并趾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3: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