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朅盘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朅盘陀伊 朗语音译,意为“山路”。亦作“渴盘陁”、“汉盘陀”、“诃盘陁”、“渴罗㭧陀”、“渴饭檀”、“喝盘陀”、“汉陀”、“渴罗陀”。古西域国名。西汉至两晋时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一带。时其地已有较发达的灌溉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都城较大,王位世袭。兵力一千人,有刑法和纳税制度。信小乘佛教, 寺院十多所,僧人五百。据《大唐西域记》所载,王自称“至那提媻瞿咀罗”,即“汉日天种”之意。南北朝时,与北魏、南朝梁往来密切。唐曾在其地置播密州, 受唐安西都护府管辖。景龙四年至开元十五年(710—727)间,其王裴星率众归附吐蕃。开元十五年后,唐于此置葱岭守捉,为安西戍所。宋元之际, 塔什库尔干称为色勒库尔, 蝎盘陀人的后代亦随之称为色勒库尔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