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月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月赋

敦煌赋之一。作者佚名。见P.2555卷的《敦煌唐人诗文选集》之后,首题《月赋》。现存24行。此赋是借写月而抒离情。作品主人公患病独卧,见一轮皎月 “光浮万里关河外”。月夜清辉,新秋寒蝉,不禁使他触景生情,感慨万端。最后又以自己与月相比: “所恨不如台上月,徘徊常能列(到)卿前。”运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即景抒情。离情别意,淡淡说来,却耐人寻味。

月赋

明董其昌书,小楷,纸本。初为清乾隆内府收藏,后由清高宗弘历赐与成亲王永理,又由永理送锦亿。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卷董其昌小楷书谢庄《月赋》全文,共二十八行,后行书自识两段。此卷书从褚字出,简劲自然,骨骼停匀,清迥拔俗,用笔不及赵孟頫丰润,圭角分明,显得瘦劲飘逸,别有一种风神。《月赋》为董其昌给其幼子所书,书后自识可为其习字经验之谈: “小楷书不易工。……余稍吴兴而出入子敬,同能不如独胜,余于吴兴足矣。”“余少时为小楷,刻画世所传《黄庭经》、《东方赞》,后见晋唐人真迹,乃知古人用笔之妙,殊非石本所能传。” 董其昌 (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 (今上海松江)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敏。明末著名书画家。董其昌书由唐人上溯魏晋,遍观名家手迹,揣摩于心,然后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章法特点,笔势飘逸,善用裹锋,常带渴笔,笔韵细腻而丰富。用墨较淡,枯润相间,显得清雅萧散。字体右高左低,斜倚为正,富有动感。他将章法、结体、笔法、墨韵浑然结成一气,体现了秀逸而典雅的风度,秀逸而不寒俭,典雅而不华奢,在明末书坛独树一帜。以致“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明史·文苑传》)。董其昌墨迹较多,传世精品分别为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收藏。

《月赋》

南朝·宋谢庄撰。《月赋》与谢惠连《雪赋》同为物色赋名篇。《月赋》的格局也与《雪赋》相似,它假设陈王曹植与王粲为主客,叙写月夜景色与情思。赋中对明月本身着墨不多,但月色之美却借描绘清幽洁静的月下秋景烘托出来。赋末系以歌辞,因明月而思美人,情致隽永,韵味深长。《月赋》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对后世抒情诗赋有其积极的影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