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月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月食yueshi月球靠反射太阳光面发光,当望月时部分月面或整个月面被遮住,就是月食。月食的发生是月球转到太阳对面,月球、地球、太阳几乎在同一直线上,地球的本影部分扫到月球上,使部分或全部月面不能照到太阳光。在地球上看起来就象月面被食,而形成月食。由于地球直径比月球大很多,地球本影超过月球的公转轨道半径,所以月球不会进入地球伪本影中。当月球全部进入本影时叫做月全食(图1);若月球部分进入本影时叫做月偏食。月球进入半影,月面变暗但不叫月食。月球自西向东运动,总是东边缘先进入地影。因此,月食从月轮东边缘开始,分为五个阶段(图2)。初亏: 月轮和地影第一次外切,月食开始;食既:月轮和地影第一次内切,月全食开始;食甚:月轮中心与地影中心最接近;生光:第二次内切,月全食终止; 复圆: 第二次外切,月食终止。如果是月偏食,则没有食既和生光两个阶段。由于地影很大,所以月全食时间一般在1小时以上。而且地球上可以看到月球的区域都可以看到月食,月全食发生时还会有铜红色的月光存在; 这是地球大气的折射光所致。 图1 月食的产生 图2 月全食的五个阶段 月食yueshi月球进入地球阴影使月面变暗的现象。由于地球本身不发光,所以在背向太阳的一面拖有一条阴影。地球的影子分成本影和半影两部分。如图1示月球在绕地球运行时,若整个进入本影区为月全食,若月球始终只有部分进入本影为月偏食,而月球只进入半影而不进入本影为半影月食。由于半影里仍有直接照射的阳光,半影月食月面的光减弱很少,肉眼难以察觉,因此通常所说的月食是指月全食和月偏食。全世界每年最多可发生3次月食,每年发生2次的可能性最大。月食发生时,朝向月球的半个地球上的观测者都可以同时看到月食。月球自西向东绕地球运动,所以月球总是东边缘首先进入地影,即月食是从月面的东边缘开始变暗。月全食可以分成7个阶段(见图2):❶月面东边缘与地球半影刚接触时为本影食始; 图1 月食的形成 图2 月食Yueshi月球在绕地球运行过程中,进入地球阴影部分,出现的月球变暗现象。地影分为本影和半影两部分。 月食的成因 由于地球低层大气折射的太阳光进入本影,投到月面上,故月全食时可以看到红铜色的月面。产生月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必须在望日,其二,太阳——地球——月球要靠近同一直线,即月球运行到黄白交点附近。由于黄白交角的存在,故不是每个望日都会产生月食。月食分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月球整个进入本影,发生月全食;月球部分进入本影,发生月偏食;月球只进入半影部分,亮度有所减弱,但肉眼观察不到,故不算月食。因为地球比月球大得多,其本影长度大大超过地月距离,所以不会发生月环食。月食分为5个阶段:❶初亏:月面东缘与地球本影西缘相外切,月偏食开始。 ❷食既:月面西缘与地球本影西缘相内切,月球全部进入本影,月全食开始。 ❸食甚:月面中心与地球本影中心最近。 ❹生光:月面东缘与地球本影东缘相内切,全食结束。 ❺复圆:月面西缘与地球本影东缘相外切,偏食结束.(见图)。与日食一样,月食也有周期性。每世纪平均发生月全食70.4次,月偏食83.8次。只要发生月食,夜半球所有地区都可观测到。因而,地球各地看到月食的机会多于日食。月食的持续时间较日食长,对于地球具体地点来说,观测月全食的时间可达3小时30分。通过观测月食,拍摄并分析红色月面的光谱,可以研究地球不同高度大气的组成,透明性等特征。 月全食的五个阶段 月食Yueshi月球进入地球阴影, 月面变暗的现象。地球运行到月球和太阳中间,在地球背着太阳方向处有条阴影,把照射到月球上的太阳光挡住,使月球上出现黑影。当月球整个进入地球阴影的本影时,发生月全食,部分进入本影,发生月偏食,都称本影月食;月球只进入半影时,发生半影月食。月食必发生在月球运行到黄白交点附近期间的农历望日(十五日或后一、二天),发生时半个地球同时可看见。月全食分七个阶段:❶月球刚和半影接触时称半影食始; 月食月球进入地影、月面变暗的现象。望时若月球在黄白交点附近,则可能发生月食。只有全食和偏食。月食时在面对月球的半个地球都可看到。《逸周书》中对公元前1137年1月29日的月食记载,《诗经·小雅》中对公元前776年8月21日的月食记载,均是世界最早的月食记录。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