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有补于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有补于世北宋王安石的艺术伦理命题。意为艺术生产要以裨益时代为原则。语出《上人书》:“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有补于世,就是要有实用,辞采以适用为依归。这种思想源于孔子的“兴、观、群、怨”、“事父”、“事君”之说。郑玄的《诗谱序》说:“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刺过讥失,所以匡救其恶。”强调诗歌讽谕、美刺的扬善惩恶的作用。白居易在《与元九书》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叶适、宋濂、王夫之等也主张发挥艺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作用。“有补于世”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的,但也有忽视艺术本身发展规律的消极因素。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