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木偶奇遇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木偶奇遇记》mu’ou qiyuji

意大利长篇童话。作者科洛迪。创作于1881年。皮诺乔是个木偶孩子。他淘气、贪玩、逃学、不听大人劝告,吃尽苦头。在仙女的帮助下,终于接受教训,改正缺点,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养活年迈的父亲,照顾生病的仙女。于是仙女使他变成一个有生命的孩子。童话通过最终获得生命的木偶皮诺乔的神奇际遇,塑造了十分符合幼儿性格特征的典型形象。情节惊险曲折,想象与夸张出神入化,语言幽默风趣。其中含有于儿童有益的人生哲理和箴言。作品作为19世纪后半期古典童话的杰出代表,被译成200多种文字或方言,并被多次搬上银幕。1956年,在作者出生地科洛迪镇建成了“皮诺乔公园”。

《木偶奇遇记》Muouqiyuji

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科洛迪·卡尔洛(1826—1890)的杰作。他生于佛罗伦萨,真名为卡尔洛·罗伦齐尼。科洛迪是佛罗伦萨旁边一个小镇的名字, 那里是他母亲的故乡。他曾在1848年参加抗击奥地利侵略的武装斗争,1859年再度加入诺瓦拉骑兵旅,参加第二次独立战争。他创办过报纸,当过公司职员,业余从事新闻报道,写过剧本、长篇小说,但这些作品都写得很平淡。19世纪70年代后期, 满怀理想, 开始致力于教育新一代的儿童文学创作。1875年以流畅的文笔将古老的民间传说改写成优美的童话《仙女的故事》,然后发表两部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的故事集《贾涅蒂诺》、《米努佐洛》,均受到热烈欢迎。他受到鼓舞,接着写出一系列知识性的儿童读物。1881年7月动笔,1883年1月完成的 《木偶奇遇记》,是一部童话,主人公匹诺曹天真活泼,聪明而又顽皮,经历奇遇,受到正反两方面的各种考验,在仙女的帮助下,不畏艰难,重新找到失散的父亲——老木匠吉佩托,他也从一个小木偶变成了真正的孩子。从顽童转变成好孩子是儿童文学中常写的主题,这部作品独具的永久性和世界性魅力不仅在于它想象丰富,情节曲折,风格幽默,而且更是由于它围绕着自由放任的童年时代与开始有责任心的少年时代的交替时期的永恒冲突展开故事,抓住了少年儿童普遍的心理特征。作者对少年儿童特有的不守规矩、淘气捣乱、好幻想的行为,予以理解和原谅,夸张的想象中包蕴着真实可信的内涵,因而格外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故事是用作为标准意大利语的基础的托斯卡纳方言写成的,语言文字清新、优美、简练,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供儿童诵读的优秀教材。《木偶奇遇记》这部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全世界各国都有译本。

《木偶奇遇记》

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科洛迪的长篇童话。1880年在《儿童日报》上连载,1883年出版单行本。老木匠杰佩托用一段木头做了一个木偶,取名为匹诺乔,意思是小松果。他长着长长的鼻子,戴着一顶尖帽。他非常顽皮,老杰佩托为了能让他上学,下雪天卖了自己惟一的外套,给匹诺乔买了一本识字课本,他却卖了课本去看木偶戏。他还非常轻信,偶尔得到几个金币想给老杰佩托买件外套,却听信了猫和狐狸的谎言去种金子,结果金币被骗走了。天蓝色头发的仙女救了他,他也准备好好学习了,却经不起诱惑,一再地犯错误。他说 一次谎,鼻子就会长出一截。在经历了种种历险之后,他逐渐改掉了贪玩、逃学、说谎的毛病,最后还变成了一个黑头发、有着明亮大眼睛的真正的孩子,养活年老的杰佩托。作品叙述了小木偶皮诺乔的神奇经历,也表现了小木偶纯洁无邪、正直的美好品质。想像奇妙,情节惊险、生动,语言幽默,富于教育意义,问世以来深受各国小读者喜爱。

《木偶奇遇记》插图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