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本经逢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本经逢原本草类著作。清张璐撰。四卷。璐另有《诊宗三昧》已著录。作者认为《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虽系我国较早药物学专书,但所载药物不多,有些在临床中并非常用,有的已失传,故以《本经》为基础,广引众说,参证临床经验,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成书。药物分类参考《本草纲目》,分水、火、土、金、石、卤石、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谷、菜、果、水果、味、香水、乔木、灌木、寓木、苞木、服器、虫、龙虫、鱼、介、禽、兽、人等三十二部,收集药物七百余种。对所采药物均先明性味、功能、主治、炮制、产地,次引《本经》原文,参以诸家药论与己见,颇受后世医家推崇。主要版本有康熙三十四年(1695)长洲张氏隽永堂刊本,嘉庆六年(1801)金闾书业堂刊本,一九五九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本经逢原四卷。清张璐 (详见 《张氏医通》)撰。张氏认为《神农本草经》虽为我国较早的药物学专书,但所载药物并不多,且有些在临床中并非常用,有的已失传,故以 《神农本草经》为基础,广引众说,加以发明,兼及诸家治法,编成此书。部分编次依从李时珍的 《本草纲目》。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卤石、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谷、菜、果、水果、味、香水、乔木、灌木、寓木、苞木、服器、虫、龙虫、鱼、介、禽、兽、人等三十二部,收集药物七百余种。书名虽曰 “本经”,但实际取自《神农本草经》的药物并不多,大部分都是临床常用药。内容以讨论药理为多,介绍个人用药心得,加以发挥。对所采药物叙述性味、产地、性状、鉴别、功效、主治、炮制、禁忌等,再引证《神农本草经》原文及各家学说。务使之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由于张氏本人临床经验丰富,论述颇有见地,故此书切合实用,深受后世医家推崇。此书与诸医书比较有独到之处。如李时珍之书多主考订,缪希雍之书多有博辨,而此书则多“惟取发明性味、辨别功过、使制方者易明云。”有康熙三十四年 (1695) 长州张氏隽永堂刊本,嘉庆六年(1801)金闾书业堂刊本,195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