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李liPrunus salicina

双子叶植物,蔷薇科,李亚科。落叶小乔木。叶矩圆状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密浅钝圆重锯齿,下面除脉腋间有毛外,余均光滑;叶柄近顶端有两或三腺体。花先叶放,常3朵簇生,具柄,萼筒钟状,裂片卵形,边缘有细齿,花冠白色、雄蕊多数。核果卵圆形,基部凹陷,有深沟,绿色、黄色或浅红色,光滑,核有皱纹。原产我国。此外,还引种美洲李和欧洲李。用嫁接或分株法繁殖。中国李和美洲李中多数品种自花不孕,栽培上须注意配置授粉树。果味甜,生食及制蜜饯;核仁入药,能活血祛痰,润肠利尿。

李plum

蔷薇科李属,多年生落叶果树,小乔木或灌木。学名Prunus spp.。
种类起源与分布 李属植物有30种以上, 栽培李除中国李外有欧洲李(P.domestica L.)、美洲李(P.a-mericana March.)和加拿大李(P.nigra Ait.)。在中国栽培最多的是中国李。中国李原产中国, 是中国栽培最早的果树之一。如早在《诗经》中载:华如桃李,丘中有李,彼留之子; 《管子》(公元前685年)有: 五沃之土,宜梅李记载;《齐民要术》(公元533~543年)中关于李的品种和栽培技术, 已有比较详细的论述。可见中国栽培李已有3000年以上历史。到6世纪初,李的栽培已很普遍。
日本所栽的李是古代从中国传去,最近100年内又从日本传往欧美。美国用中国李与美洲李杂交, 育成多数种间杂种。欧洲李在欧洲栽培已有2000年历史,在世界李生产中占比重大,100多年前引入中国山东烟台栽培, 近数十年又引至河北昌黎及北戴河一带, 因其喜干燥气候, 目前在华北及新疆稍有栽培。美洲李在东北有少量栽培。
李在中国栽培广泛,各地均有分布。但以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四川、广东、福建、陕西、辽宁等省栽培较多。其中著名产区有浙江嘉兴、桐乡、镇海、诸暨, 江苏南京, 安徽肖县, 河南偃师, 辽宁锦西, 福建永安、永泰等地。
1988年世界李产量约659万吨, 最多的是欧洲,其次是亚洲, 再其次是北美洲。其中以罗马尼亚、苏联、美国、南斯拉夫、中国等国为多。
特征与特性 李品种不同, 但形态特征, 结果习性等有共同特点。
形态特征 中国李树高5~10米。小枝光滑无毛,红褐色; 2年生枝为黄褐色,枝上有时有刺。叶片幼时为席卷状或对折状, 光滑无毛, 互生, 基部边缘或叶柄上常有蜜腺。花单生或2~3朵簇生,有短柄,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 花瓣和萼片均为5; 雄蕊20~30,雌蕊1, 子房无毛, 1室具2胚珠。果实为具有1个种子的核果,有缝合线, 无毛, 常被腊粉; 核两侧扁平,光滑, 稀有沟和皱纹(见图)。欧洲李小枝和叶背有短柔毛。果实多为蓝黑色。
生长结果习性 幼树生长迅速。中国李结果早,2~4年开始结果, 6~8年进入盛果期, 丰产品种单株产量可达200千克以上。在华北一带寿命可达30~40年或更长。欧洲李和美洲李仅有20~30年。根系分布较广而浅, 须根发达, 水平分布常比树冠大1~2倍。花芽侧生,为纯花芽, 有单生花芽, 也有与叶芽并生而为复芽; 顶芽为叶芽; 1个花芽开放的花数多为3朵,欧洲李和美洲李常为1~2朵。中国李大多数品种自花不实。一般延长枝先端发2~3个发育枝或长果枝, 其下则为短枝、短果枝或花束状果枝,层性较明显。潜伏芽寿命较长, 极易萌发, 树冠特点是短枝多, 长枝少。幼树抽生发育枝和长果枝较多,虽能形成花芽,但结实力差; 至初果期, 多在骨干枝的中下部形成短果枝和少量中、长果枝, 坐果率高, 果个大; 随树龄的增长, 长、中、短果枝逐渐减少, 花束状果枝迅速增加; 进入盛果期, 以花束状果枝和短果枝为主, 欧洲李和美洲李则以中、短果枝为主, 杂交种介于两者之间。花束状果枝结果当年, 顶芽向前延伸很短, 并形成新的花束状果枝, 如此可连续结果4~6年, 当营养不良时, 有的花束状果枝结果当年不能形成花芽而成为叶丛枝, 但在条件改变时, 个别花束状果枝也能抽出较长的新梢, 转变为短果枝或中果枝。有些发枝力强的品种, 中、长果枝结果后仍能抽出新梢, 形成新的中、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 发展为小型枝组, 但结实力不如由发育枝形成的枝组高。生长旺盛的树易发生二次枝, 其中发生较早而充实的也能形成花芽。潜伏芽萌发的枝条, 能形成多年生的花束状果枝群。

1. 花枝; 2. 果枝; 3. 核


物候期 在江苏南京, 早黄李于2月下旬花芽膨大,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始花, 从始花到盛花末期仅4~5天。落果有3次: 第一次在花后7~10天, 约在4月中旬, 主要是不完全花; 第二次在第一次之后10~15天,约在4月下旬, 主要是未受精或受精不良所致,第三次在第二次落果之后2个星期,约在5月中旬,正是硬核期。落果主要是水分、养分不足引起。果实发育动态呈双S形, 同一般核果类, 6月中旬成熟, 6月上旬花芽开始分化, 7月上旬萼片形成, 8月上旬花瓣形成, 9月上旬雄蕊形成, 以后进入性细胞形成阶段。叶芽3月下旬萌发, 4月初展叶, 4月上中旬抽梢,5月上旬为生长高峰。6月上旬新梢停长, 11月中下旬落叶。根系2月下旬开始生根, 5月至6月生长最旺, 7月至8月地表温度达40℃以上时, 10厘米以上土壤中的根系停止生长或死亡; 8月下旬至9月,如气温和水分条件适宜, 也有一段生长量不大的发根过程。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李的抗寒性因种类和品种而不同。乌苏里李(P. ussuriensis Kov. et kost.)抗寒性最强, 美洲李较强, 欧洲李较弱, 中国李居中。北方的窑门李、红干核李和黄干核李等品种,可耐-35~-40℃的严寒; 但长期生长在南方的芙蓉李、槜李等,则对低温的适应能力较差。中国李对水分的适应性较强, 在干旱和潮湿地区均能生长, 欧洲李和美洲李对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要求较高。李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保肥保水力较强的粘重土地为宜, 对盐碱土的适应性也较强, 在瘠薄土壤上亦能有相当产量。但在排水不良的土壤中易致根群枯死或发生树脂病。土层浅且过于干燥的沙质土, 不但生长不良, 且果实近成熟时易发生日烧病。李对光照要求不如桃严格, 在阳坡和阴坡均能生长良好。
主要品种 中国李约有800多个品种。根据果皮和果肉的颜色可分为红皮李类和黄皮李类。红皮李中有黄肉和红肉, 黄皮李中只有黄肉, 尚未发现红肉。根据果实的软硬可分为水蜜李类和脆李类。欧洲李约有950多个品种,海特立克氏根据果皮颜色分为绿皮或黄皮李、黑紫或蓝皮李、微红或微红紫皮李3类。中国主要品种有: ❶槜李。又名醉李。产浙江桐乡、嘉兴、硖石、杭州等地。果实扁圆形, 平均重48克; 果皮厚,底色黄绿,彩色暗紫红; 果肉淡橙黄色, 肉质致密,经4~5天后熟, 变软, 汁液多, 具香气, 味甘美;粘核,品质极上。7月中旬成熟。
❷芙蓉李。又名浦李。产福建永安、永泰等地。果实圆形, 平均重46.8克; 果皮较厚, 淡红色; 果肉深红色, 质脆, 甜酸适度, 品质优。7月上旬成熟。丰产,宜加工或鲜食。
❸蜜李。产福建永安、永泰等地。果实扁圆形, 重21~29克; 果皮黄绿色, 缝合线红色是本品种主要特征;果肉致密,味甘美, 宜鲜食。7月中下旬成熟, 最丰产。
❹秋李。辽宁锦西地区栽培较多。果实平均重25克, 紫色, 品质良好。8月上旬成熟。丰产。
❺牛心李。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果实近心脏形, 平均重30克;果皮深红色;果肉淡黄色, 品质佳。8月上中旬成熟。抗寒力强。
此外, 中国各地其他优良品种有浙江桐乡的红美人李, 辽宁复县的大红袍李, 吉林的大黄李, 河北昌黎的五香李, 北京近郊的晚红李、小核李, 山东的郁黄李、平顶香李, 安徽肖县的肖县紫李, 福建连城的水李, 广东曲江的南善李, 贵州湄潭的青脆李, 四川江安的江安李等。欧洲李品种绿皮的有Admiral, 黄皮的有Grisborne, 红皮的有Victoria, 蓝紫皮的有Early Fovorite、Blue Rock。美洲李品种有牛心李和玉皇李等, 樱桃李有红果、黄果和黑果等品系。
栽培技术要点
繁殖 方法有嫁接、实生、分株和扦插。生产上多用嫁接繁殖。常用的砧木有李、毛桃和山桃3种。❶李砧在东北中部常用。对低洼粘重土壤适应性强,根头癌肿病少; 缺点是抗旱、耐寒力较差, 并极易发生根蘖。
❷毛桃砧南方惯用。和中国李嫁接亲合力很强,与欧洲李亲合力弱, 适宜疏松沙质或砾质土壤, 耐旱力强, 幼苗生长快, 早果丰产; 缺点是不耐低洼粘重土壤, 且易患根头癌肿病, 寿命短, 嫁接部位过高时有下粗上细现象。
❸山桃砧与中国李的多数品种亲合良好, 但与欧洲李亲合不良, 比毛桃砧耐寒力强, 适于北方地区; 缺点同毛桃砧。常用枝接和芽接, 李枝皮层较薄, 不宜用剥皮芽接, 用带木质部嵌芽接可提高成活率。李大多数品种的胚发育不良, 因此需要创造良好的层积条件, 以利胚的发育, 即将种子洗净后立即层积, 否则需将种子干藏, 而在冬季层积前浸水4~5天, 使种仁充分吸透水后再用3~5倍湿沙拌匀层积, 沙的湿度要求比层积苹果等其他种子高。
栽植 李树的栽植密度,一般可采用5米~6×3米~4米的行株距,在瘠薄山地或沙地可采用4米~5×2米~3米的行株距。李的多数品种自花不实,栽植单一品种,结实很差, 必须几个品种混栽, 提高坐果率。栽植前进行土壤深翻, 以利根系发展。李开花早,易受霜害,建园时应注意选择园地,营造防护林, 以保护李果丰收。
土壤管理 大面积李园可采用行间生草、株间清耕和灌溉的管理制度。李树喜肥,且开花结实量大,需要充足的养分, 特别是氮和钾必须满足。除早施基肥外, 要特别重视开花前和采收后两次追肥。
李树严重缺钾时, 叶缘变褐, 叶片上出现深浅不一的镶嵌式现象, 成年树宜增施钾肥辅以重修剪; 缺钙易发生裂果,喷0.3%的次氯酸钙即可防治; 缺硼新梢枯尖, 果实畸形, 果肉发生干硬的凹坑, 成年树每株施硼砂0.23千克;缺铜叶中脉失绿, 幼叶完全变黄,老叶叶脉间出现坏死斑, 每株施0.454~0.908千克的硫酸铜, 1~2年内就见效; 缺锌出现“小叶病”, 休眠期喷5%硫酸锌, 要连年喷。土壤pH值要求在6~6.5,在过酸性土中施石灰或含石灰的肥料有良好效果; 在碳酸盐土壤上每株施0.5千克硫, 可提高土壤酸度,土壤pH值过高时多施有机物有很好效果。
李园应经常保持土壤湿度在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注意萌芽前、开花后和硬核期3次灌水。果实膨大期灌水要均匀, 否则易引起裂果。采收前两周应停止灌水。
整形修剪 中国李树势较强, 枝条较开张; 欧洲李树势旺,枝条直立, 树冠较密集; 美洲李树形较矮,枝条开张度大。整形时,树冠开张的用自然开心形,树冠直立的用主干疏层形, 矮化密植树可用圆柱形或篱壁式等。一般主干高30~45厘米。结果枝修剪方法:中国李以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 成枝力较强, 修剪主要用疏剪和长放,对长50厘米左右的充实发育枝轻剪,翌春顶端抽生2~3个长果枝, 其下为花束状果枝, 形成结果枝组。冬季修剪时留先端1枝为延长枝, 并适当短剪, 其余长枝短截或疏除, 结果枝组上的花束状果枝能继续发生花束状果枝而连续结果。数年后, 先端下垂衰老,结实力下降, 可将此衰老结果枝组疏去,培养附近充实的新枝作为结果枝组; 也可对衰老结果枝组进行重剪, 促使萌发新枝培养为结果枝组。美洲李以中果枝和短果枝结果为主, 成枝力弱, 对发育枝应适当重剪培养为健壮的结果枝组。中国李潜伏芽极易萌发,春季萌芽后应进行抹芽1~2次, 6月至7月疏去密生枝,以利通风透光; 对根蘖枝一般应及早除去,以免消耗养分。为提高果品质量应进行疏果。疏果标准是果实成熟时果与果之间的距离为2.5~7.5厘米, 中国李及大果品种疏果宜重, 而对果实有自疏现象的品种或成熟期有大风的地区则疏果宜轻。
采收 果实采收期因用途而不同。鲜食用的接近完熟时采收, 制干用的在硬熟期采收, 酿造用的在充分成熟时采收。水蜜李类在完熟前3~4天采收, 并应分次采收, 脆李类在硬熟期采收。采收时应注意保护枝叶和果粉完好。李果不耐贮藏, 一般条件下可贮10天左右, 但用气调贮藏可大大延长贮藏期。气调贮藏的适宜条件是3%二氧化碳、3%氧和94%氮, 温度保持在0~1℃; 在贮藏末期应逐渐提高贮藏温度, 以免出库后水蒸气在果面凝结, 引起真菌病害。
病虫害防治 ❶李实蜂。幼虫蛀果为害。结合秋季土壤深翻将虫茧压入深层, 或在初花期喷500~1000倍辛硫磷液杀成虫。
❷红颈天牛。幼虫蛀食枝干。检查枝干, 人工捕杀幼虫或成虫。
❸李小食心虫。幼虫蛀食幼果。幼虫出蛰后入土前于地面撒50%辛硫磷200倍液杀幼虫, 或成虫期用糖醋液诱杀成虫。
❹李红点病。危害叶、果。彻底清园, 增施肥料; 叶芽萌动及果实膨大期各喷一次24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
❺李黑斑病(李叶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注意清除病源,展叶后喷24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
经济价值 李果富含碳水化合物, 味甜, 多有香气, 是一种很好的时令果品, 虽不耐贮藏运输, 但品种间成熟期相差达2个多月,可以延长鲜果供应期。果实除鲜食外, 可制干、蜜饯、糖水罐头等。每100克果肉中含水分84~90%,蛋白质0.5克,脂肪0.2~0.7克,碳水化合物8~13克, 钙17~20毫克, 磷20~32毫克,铁0.5~0.8毫克, 胡萝卜素0.07~0.11毫克, 核黄素0.01~0.02毫克, 尼克酸0.3毫克, 抗坏血酸1毫克。果实含糖7~17%,酸0.16~2.29%,单宁0.15~1.5%。李树的叶簇、花、果均有观赏价值, 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 也是优良的蜜源植物。木材坚韧, 红色有花纹, 具光泽, 适于雕刻和制作家具。

李1842—1899Sophus Lie

挪威数学家,李群论的创始人。与克莱茵研究球面几何时,建立连续群论,开辟了代数学新分支:李群与李代数。其工作于20世纪初才受足够重视,由嘉当等人完成了李群论。

李plum

Prunus spp.,蔷薇科,李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种和变种在50个以上,栽培种有中国李、欧洲李、美洲李等约14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树冠小,根系浅,常有根蘖。树冠内短枝多,易形成结果枝。叶长椭圆形至椭圆倒卵形,具锯齿,叶基边缘或叶柄上常有腺。花白色,单生或2~3花簇生,子房及果实均无毛。核果,常被蜡粉,核两侧扁平,光滑或有皱纹,稀有沟纹。2n=16,48。多用嫁接、分株等方法繁殖,适温带地区栽培。果实供生食或加工。核仁、根皮可入药。另有观赏类型。

涂 字耆卿,南宋人。生卒年及事迹均无考。著有《文章精义》。李涂论文多宗六经,不屑屑于声律章句。对工拙繁简,源流得失的分析,清晰明辨,颇多卓见。他以“气”论文,认为“《论语》气平,《孟子》气激,《庄子》气乐,屈子气怨,《史记》气涌,《汉书》气怯。”他提出:“文字顺易,道难。”因此主张作文须有广阔胸怀,所谓“做大文章,须放胸襟如太虚始得”,这样才能放笔纵横自如。他反对作文先立意,认为倘若立的是“私意偏见”,就更不足取。他辨别唐宋一些散文大家的风格说:“韩如海,柳如渊,欧如澜,苏如潮。”等等。都可谓持论不拘门户,较为公平稳当,颇有参考价值。

李li

地方传统水果。原名木李,因其花如梅,俗称梅李。境内分布较广。早在秦汉时期,上林苑、甘泉宫及重要驿馆离宫,均有李树栽植。有观赏和食用之分,红叶李多为美化树种,白李、紫李、朱砂李为食用主栽品种。果实有离核、合核、无核,果皮有红、紫、黄、绿,外青内白,外青内红。果实大者如杯如卵,小者如弹如樱,果味有甘、酸、苦、涩之别。

果木名。西汉长安上林苑植物之一。蔷薇科。落叶乔木。多用嫁接、分株等法繁殖。《西京杂记》所载上林苑果木中有:“李,十五;紫李、绿李、朱李、黄李、青绮李、青房李、同心李、车下李、含枝李、金枝李、颜渊李、羌李、燕李、蛮李、猴李。”

蔷薇科落叶果树。原产中国,各地栽培,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西部地区秦岭仍有野生。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引种。分真正李亚属和美洲李亚属2个亚属。树冠广球形,花序单生或2~3朵并生,花瓣和萼片各5枚,雄蕊通常20~30枚,雌蕊1枚,核果,内有1枚种子。按照果皮颜色分黄色至橙黄色、绿色至黄绿色、红色至胭脂红色及红紫色4个品种群。中国栽培的李主要有李、杏李、欧洲李和美洲李4种。小乔木,高3~10m。叶片互生,叶片长圆倒卵形或长圆卵形。叶柄长1~2cm。花柄长1~1.5cm。果实圆形至心形,黄色、红色、淡绿至红紫色,有果粉。适应性强,耐旱抗病,生长快,丰产性强。栽培品种很多。李属植物分布世界各地,可供食用的还有乌苏里李、杏李、樱桃李,来自国外的有欧洲李,又称西洋李、美洲李、加拿大李。各种李都有栽培品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