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广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李广田1906—1963Li Guangtian现代散文作家。山东邹平人。字洗岑,曾用笔名黎地、曦晨等。出身于农家,大革命时代就加入共青团,1932年在北大外文系求学期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36年与何其芳、卞之琳合写的诗集《汉园集》出版,被称为“汉园三诗人”,不过当时李广田写得更多、成就也更高的是散文。抗战爆发后,他主要在西南联大任教,并创作了大量散文,战后在南开、清华等高校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从事教育工作,曾任云南大学校长,工作之余仍从事散文创作。1968年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 李广田1906—1963Liguangtian现代散文家。山东邹平县人。生于农家, 1923年入济南山东第一师范学校,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外语系,开始发表作品。1936年与卞之琳、何其芳合写的诗集《汉园集》出版,以“汉园三诗人”著称。解放后曾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云南大学校长等职。李广田解放前的散文集有:《画廊集》、《银狐集》、《雀蓑记》,这些作品主要描写旧社会那些受折磨和没有出路的人,比较质朴浑厚。《圈外》、《回声》、《日边随笔》等散文集着重写大后方爱国知识分子的流亡生活,风格依然朴素沉郁。解放后的散文集有 《花潮》、《山色》。李广田的作品还有小说集 《金坛子》、长篇小说 《引力》 以及文学评论 《诗的艺术》、《文艺书简》等等。著作收入 《李广田文集》(1983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李广田1906—1968散文家。号洗岑,山东邹平人。曾任全国文联理事会理事、昆明作家协会副主席。有散文集《画廊集》、《银狐集》、《雀蓑记》等。多以乡野故事为题材。语言朴素细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云南大学校长等职,致力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有其整理的长篇叙事诗《阿诗玛》出版。 李广田1906~1968现当代散文家、诗人。原姓王,名锡爵,后改姓李,名广田。生于山东邹平。1923年考入山东第一师范学校。后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因介绍新文学与苏俄作品而被捕入狱。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外语系,同时发表散文与新诗。1936年与卞之琳、何其芳合出诗集《汉园集》,因有“汉园三诗人”之称。其中,《地之子》以自然流畅的文笔抒写了对乡土、田间的依恋之情,为其代表作。同年出版的《画廊集》多是童年故乡生活的回忆,文字朴素细腻,感情真挚深沉;《银狐集》则渐由主观抒写转向客观描写,尤其长于人物刻画,文风浑厚自然。抗战期间,先后在昆明西南联大等校执教。写有《雀蓑记》、《圈外》、《回声》、《灌木集》、《日边随笔》等散文集,题材较前丰富,战斗性有所增强。另出版论文集《诗的艺术》和短篇小说集《欢喜团》、《金坛子》,长篇小说《引力》。抗战胜利后任教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间多致力于文学批评,撰写了《创作谈》、《论文学教育》等著作。解放后,历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云南大学校长等职,并有《散文三十篇》、《春城集》等诗文问世。另整理出版了撒尼族叙事长诗《阿诗玛》和傣族叙事长诗《线秀》等。1968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1980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李广田散文选》,1983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李广田文集》。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