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开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李开芳?—1855太平军将领。广西武鸣(一说广西浔州)人。金田起义后任监军。咸丰二年(1852年),进军湖南,擢总制,隶萧朝贵部,为先锋。奔袭长沙,升金一正将军。萧牺牲后与曾水源、林凤祥继续围攻长沙。撤围后克岳州,擢殿右二指挥。取汉阳,为殿右二检点。次年初攻克武昌,擢地官丞相。咸丰三年二月二十日(1853年3月29日)破南京后,不久与林凤祥、罗大纲攻克镇江和扬州。同年同林凤祥奉命北伐,至浦口与吉文元部、朱锡锟部会合,进安徽,克滁州、怀远、蒙州、毫州,后入河南境地,击败河南巡抚陆应谷军队。后于汜水、巩县渡黄河,进围怀庆。后撤围,进山西,克垣曲、绛县、曲沃、平阳等地。复折回河南,从涉县、武安入直隶,克临洺关,战败直隶总督纳尔经额,乘胜克沙河、任县、隆平、柏乡、赵州等地。经深州等地(今深县)至张登镇,清廷大震。因功封定胡侯。又克献县、交河、沧州,直逼天津。后被迫南撤阜城,旋与林凤祥分兵,至山东高唐州。咸丰四年五月初三(1854年5月29日)他率军待援。胜保追至,他坚守高唐州,与胜保相持数月。咸丰五年正月二十九日(1855年3月17日)突围至茌平县冯官屯,被僧格林沁骑兵包围,他在此坚守二月余,屡次突围伤亡惨重,援断粮绝,咸丰五年四月十六日(1855年5月31日)芳被俘。不久遇害。同治二年(1863年)被追封为清王。 李开芳? —1855太平天国主将之一。广西武鸣县人。父母早亡,因家贫而投入清军,后返乡,在桂平、贵县等地挑担贩运,广结贫民。1851年1月参加金田起义,成为统兵之将。9月,参与指挥平南官村战斗和攻克永安之役,战功卓著,翌年8月晋金一总制。1852年6月率军入湖南,指挥攻长沙之役,英勇果敢,提为金一正将军。12月克益阳、攻岳州,擢殿右二指挥。翌年1月克武昌,升殿右二检点,随后加封地官正丞相,统陆军为前部,连克九江、安庆诸城。定都南京后遣任北伐军统帅,率精兵二万余人东进杨州,北上河南强渡黄河,进逼保定,使清廷大惊,被功封定胡侯。后转战天津,屯扎静海。因孤军深入,粮援不继,于1854年2月移军南下。5月至连镇,率骑兵千余潜占山东高唐州,翌年入荏平县,以七百余人力战清兵一万余人达40天。5月31日被迫出降,俘送北京,仍以绝食相抗。6月11日遇害。后太平天国追封为靖王(一说开王)。 李开芳约1820—1855又名李来芳。太平天国骁将。广西武缘(今武鸣县)两江大李村板李屯人。壮族。父母早丧,家贫而入清军为勇,后愤而返乡为雇工。在浔州(今桂平)贵县等地挑担贩运,广结贫民,参加“金田起义”后,勇猛善战。1851年(咸丰元年)十月封为监军,次年授总制。继而攻长沙、岳州,先后擢升金一正将军、殿右二将军,授殿右二检点。1853年1月突破武昌, 封地官正丞相。继统陆军为前部, 连克九江、安庆诸城, 同年3月底攻入南京。旋即为北伐军统帅,率精兵二万余人东上扬州,至7月间在河南强渡黄河,逼近保定,震动清廷。因功封定胡侯。后转战天津, 屯扎静海。因孤军远离天京,粮援不继,至1854年2月移军南下接应援军未果, 5月突围至连城, 分兵率骑一千余潜占山东高唐州。1855年3月孤军南至荏平县冯官屯, 以七百人力拒清军万余人达四十天。至5月31日被迫出降, 被押送北京,仍以绝食抗拒。6月11日被害。太平天国追封请王(一作开王)。 李开芳约1826-1855太平天国将领。又名来芳,广西武鸣人。壮族。早年参加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后历任监军、总制、将军、指挥、检点、地官正丞相。在太平军兵进武昌、南京和扬州时任先锋。以骁勇善战,冲锋陷阵著称。咸丰三年(1853年)初夏,与林凤祥、吉文元奉命率军北伐。1854年2月,北伐军从天津附近撤至阜城,继撤连镇。为迎接北伐援军,林凤祥固守连镇,李开芳南移高唐。胜保率数万清军围困高唐。在近10个月高唐保卫战中,李开芳以攻为守,打得清军束手无策,胜保因此被“逮京问罪”。连镇失陷后,僧格林沁移师高唐。1855年3月,李开芳突围南撤,入据茌平冯官屯。5月,清军掘壕放水,李开芳兵败被俘。6月 11 日在北京遇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