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李固94—147东汉大臣。汉中南郑(今属陕西)人。字子坚。少好学,与江夏黄琼等并知名于时。后因对策指斥时政,要求“权去外戚、政归国家”,为议郎。历任荆州刺史、太山太守,政称天下第一。旋改将作大匠、大司农。冲帝即位后,任太尉,与大将军梁冀参录尚书事。冲帝死,以建策立清河王不附梁冀,为冀所忌,因被免职。桓帝即位,为冀所诬,逮捕治罪,遂死于狱中。 李固94—147东汉文学家。字子坚,汉中南郑(今属陕西)人。东汉顺帝时任议郎、荆州刺史、太尉。有著作十二卷。多亡佚。以《遗黄琼书》(载《后汉书·黄琼传》)名世。 李固94——147字子坚,汉中南郑(今属陕西)人。少好学,郡举孝廉,辟司空掾,皆不就,阳嘉二年(133)以对策为议郎,永和(136—141)中,任荆州刺史、太山太守,旋任将作大匠、大司农,冲帝时为太尉,与大将军梁冀参录尚书事,冲帝死,他议立清河王,冀不从,后被冀所诬,下狱死。存世文章凡十一篇,文风质朴,如《遗黄琼书》,文中引古语“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是历代传诵的名言。文存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李固94—147东汉大臣。字子坚,汉中南郑(今陕西汉中)人。自幼好学,常千里跋涉,步行寻师,以此通晓典籍。东汉自和、安二帝之后,外戚当权,宦官干政,朝政日益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激化。顺帝时,李固纵论时弊,建议削夺外戚梁冀势力,罢退宦官。为此受到宦官排挤和诬陷,久之,才得拜议郎。后遂隐居不仕。永和中任荆州刺史,累迁将作大匠、大司农。冲帝即位,任太尉。后与权臣梁冀矛盾日益尖锐,遭到梁冀诬陷,被捕入狱。李固门生王调等上书为其申冤,得到太后赦免。李固出狱,京师市里皆称万岁,梁冀畏惧李固的声望,仍据奏前事,将其杀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