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杜鹃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杜鹃dujuanRhododendron simsii

又名映山红。杜鹃花科。落叶灌木,高约2米。多分枝。叶纸质,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先端锐尖,基部楔形,下面有密毛。花2~6朵簇生枝顶,花萼5裂,花冠蔷薇色、鲜红色或深红色,宽漏斗形,雄蕊10,子房上位,10室。蒴果卵圆形,有毛。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生丘陵地或灌丛中。各地多栽培,供观赏用。


杜鹃dujuanCuculus

脊椎动物,鸟纲,鹃形目,杜鹃科。一般专指杜鹃属各种。树栖攀禽。体形、羽色多样,足为对趾型(即第2、3两趾向前,第1、4两趾向后)、一般不筑巢,将卵产在多种雀形目小鸟(画眉、芦莺、鸫)的巢中,或先产于地面再以嘴衔入,由巢主代为孵卵育雏。雏出壳后,当巢主的雏鸟或卵碰及它背上的触觉小体时,杜鹃雏本能地将其挤出巢外摔死或摔碎后而独受哺育。各种杜鹃主食昆虫,多捕捉大量松毛虫、蝗虫、金龟子等害虫,故为益鸟。在我国分布甚广,大多为夏候鸟或旅鸟。如大杜鹃、四声杜鹃以及小杜鹃等。


图356 小杜鹃

杜鹃rhododendron; rose bay

杜鹃属蜜源植物的通称。本属约800种,中国约650种,大部分为蜜源植物。杜鹃花科。常绿或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也有高达30米的大乔木。叶互生而常簇生枝顶,多为长圆形或条形,全缘,羽状脉,有短柄,伞形花序或总状花序,常顶生,稀有腋生,花梗不具叶状苞片,花冠钟状、漏斗状,有时轮状或管状,5裂,具各种色彩及斑纹,径1~12厘米;雄蕊5~25枚,子房5~20室。蒴果,少数为浆果。中国除新疆外,遍布其他各省区,而以云南、四川、西藏、贵州等省区种类最多,分布集中。适应性强,尤以雨水充沛,空气潮湿,云雾多的高山生长最盛。作为蜜源植物的种类主要有:
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春季蜜源植物。别名映山红,为落叶灌木,高2米左右,分枝多。叶纸质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春叶较短,夏叶较长。花2~6朵簇生枝顶。花萼5深裂,长4毫米。花冠鲜红色,5裂片,宽漏斗状,长4~5厘米,上方1~3裂片里面有深红色斑点。雄蕊10,花丝下部有微毛。蒴果卵圆形,长达8毫米。杜鹃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区,东至台湾,西达四川、云南。多生长于丘陵地疏灌丛中。花期3~4月,气温在18℃左右开始流蜜,花期随纬度南移而提前。在分布集中、花期气候适宜时,能取到少量商品蜜,蜜浅琥珀色。花粉较多,对春季繁殖蜜蜂有利。
杜鹃花粉形态为四合体复合花粉,排列成四面体形,1粒在上,3粒在下;另一种排列成十字形,2粒在上,2粒在下。四合体花粉直径32.8~41微米,单粒花粉直径约27微米。具3孔沟;相邻的花粉粒上沟相接,向花粉远极一端尖,与相邻花粉靠紧的一端平,因此两条沟外观像两条半沟。内孔横生。外壁表面具细网状雕纹和长而细的粘丝。
大白杜鹃(Rhododendron decorum Franch.)春季蜜源植物。为常绿灌木,高达5米。小枝粗壮,无毛,幼枝绿色,初被白粉。叶簇生枝顶,厚革质,矩圆形或矩圆状椭圆形,长7~12厘米,宽3~5厘米。顶生总状伞形花序大,直径约20厘米,有花约10朵,总轴长约3厘米,有腺体。花萼较发达,杯状,外面和波状边缘疏生腺体。花冠白色或带蔷薇色,花冠筒长3~5厘米,基部内侧有毛,裂片6~8,近圆形。雄蕊12~16。蒴果矩圆形,长4厘米。分布于云南、四川。多生于灌丛中或林下,喜湿润气候。
大白杜鹃3~4月开花,开花时,气温在18℃以上就能泌蜜,尤其晨间有雾泌蜜较多。长期阴雨连绵或干旱无雨,刮六级以上大风,花蜜减少或停止泌蜜。在天气条件适宜泌蜜时,蜂群强壮,每群可取商品蜜10~15千克。蜜含水量高,呈稀薄状态。浅黄色,具清香味。花粉较丰富,对早春繁殖蜂群、壮大群势十分有利。
露珠杜鹃(Rhododendron irroratum Franch.)春季蜜源植物。别名木桶花,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茎灰褐色,叶片卵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革质,全缘无锯齿。叶上密生锈褐色绒毛,叶柄短,单叶轮生。由10余朵中型花互生排列于枝梢,组成顶生总状花序;花冠浅黄白色,喇叭状。在子房基部有明显的蜜腺,分泌出露珠般的蜜汁。主要分布于云南,生于山地沟谷旁、丛林下。云南开花期为2月中旬至3月下旬。气温在20℃时开始泌蜜,常年每群蜂可取蜜20千克。蜜呈浅琥珀色,结晶后黄白色,具清香味。花粉黄色,有利于蜜蜂早春繁殖。
此外,主要种类还有:南岭杜鹃,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云南杜鹃,分布于四川、云南;马樱杜鹃,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多花杜鹃,别名羊角杜鹃、羊角柴,分布于贵州、广西;亮毛杜鹃,别名小杜鹃,分布于云南、四川;爆仗花,别名喳蜜花、蜂蜜罐,分布于云南、四川;腋花杜鹃,分布于云南、四川;小叶杜鹃,分布于东北、内蒙古;千里香杜鹃,分布于甘肃、青海;照山白,分布于东北、华北,西至甘肃、四川,南至山东;迎红杜鹃,广布于东北、华北、山东、江苏北部;兴安杜鹃,分布于东北、内蒙古;粘毛杜鹃,分布于云南、四川、西藏、贵州。上述种类花期多集中4~6月,集中分布地区,可以取商品蜜。

杜鹃Rhododendron

双子叶植物。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分布北温带,世界产800种,我国约有600余种,除新疆外,各省均有分布。云南分布最为集中,有400余种,四川、贵州、广西等省也多在100种左右。常绿或落叶灌木或乔木,叶互生全缘。花排列顶生、伞形花序式的总状花序。花后结蒴果,种子多数。在云南高黎贡山区仍保存有树高20余米,干径1米以上的大树杜鹃。我国栽培引种野生杜鹃有1400多年的历史,早期引种的是映山红杜鹃(R.simsii)等,近年我国一些植物园也引种了马缨杜鹃、云锦杜鹃、羊踯躅等野生种。并建立了杜鹃花引种区。栽培选育出的栽培品种花色有白、乳白、黄、橙、红、粉红和杂色,瓣形多样,花期春、夏、秋花都有。杜鹃喜酸性、肥沃、疏松土壤。我国丹东、山东荣成一带至江苏、浙江、福建各地种植较多。北京多在园林部门种植。

杜鹃

杜鹃cuckoo

鸟纲,鹃形目,杜鹃科(Cuculidae)各种类的通称。有时专指杜鹃属各种。树栖攀禽。体形、羽色多样。足短弱,呈对趾型(2,3趾向前,1,4趾向后)。大都栖息于开阔的林地。主食昆虫,也兼食植物果实和种子等。尤嗜食松毛虫,为著名农林益鸟。部分种类不自营巢,产卵于多种雀形目鸟类巢中。中国分布甚广,大多为夏候鸟或旅鸟。如大杜鹃(C.canorus),上体暗灰色,腹部白色,杂以黑褐色横斑。另一种四声杜鹃(Cuculus mi-cropterus),体形羽色与大杜鹃相似,下体横斑较粗,尾近端有宽黑斑。

大杜鹃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