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惠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杨惠之唐代雕塑家。名著于开元年间。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初与吴道子共同远师南朝画家张僧繇,后专攻雕塑,时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和“天下第一”之誉。相传在京兆府曾为表演艺术家留杯亭作彩塑像,像成后于市会中面墙而置,过往行人视其背影即识其为留杯亭之像,足见其传神功夫之深。他熔绘画技法和雕塑技法于一炉,始创千手千眼观音壁塑形象。曾著有《塑诀》1卷,惜已失传。他的作品见于记载的不少,如京兆府长乐乡北太华观玉皇像,汴州安业寺(即大相国寺)净土院大殿佛像,广爱寺三门上五百罗汉像,洛阳北邙山玄元观南老君庙神仙像,临潼福岩寺神像,凤翔天柱寺维摩像及其旁之二侍女像等。 387 杨惠之生卒年代不详。唐代雕塑家。吴(今苏州)人。开元中(713—741)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笔迹,号为画友。道子画名大振,惠之遂焚笔砚,发愤专攻塑作,“为天下第一”。能夺僧繇画相,乃与道子争衡。时有“道子笔,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之誉。曾创壁塑技法和造千手千眼观音像。南北各寺院,惠之作有无数塑像。造型神奇,合于相术,故称古今绝技。著有《塑诀》一书一卷已佚。后世有不少较好彩塑,疑惠之所作,实为后人附会。 杨惠之郴州人。初与吴道子同学绘画,后改业雕塑。技艺高超,为一时冠。曾在郴州通惠禅师院手塑九子母一堂,人物皆坐立地上,不用床具,不着彩色,栩栩如生。宋仁宗嘉祐(1056~1063) 间,解程为郴州知军,拟为该塑像加床具、着彩色,寺僧咸以400年艺术珍品毁于一旦为惧,遂罢。后诗人张舜民谪官郴州时,见塑像,赞叹不已,记之于《郴行录》中。惠之作品留传至今者,有江苏吴县保圣寺罗汉一尊。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