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杨炯650—692唐诗人。初唐“四杰”之一。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任崇文馆学士、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685),因从弟参与反武财天事牵连,降为梓州司法参军。后在洛阳习艺馆任教,又迁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杨盈川集》10卷。今人徐明霞点校《杨炯集》较完备。现存诗34首。长于五律,以写边塞者较著名。两《唐书》有传。今人傅璇琮有《杨炯考》。 杨炯650—?Yang Jiong唐代诗人,华阴人(今陕西),“初唐四杰”之一。少聪颖,于显庆四年举神童,后任盈川令,吏治严酷,卒于官,世称杨盈川。他是“四杰”中成就较低的一个,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豪情,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他篇什,则未脱绮艳之风,内容贫乏,缺少独创性。原有集30卷,已佚,明人辑有《杨盈川集》10卷。 杨炯650—?唐诗人。华阴(今属陕西)人。10岁举神童,授校书郎,官终盈川令。“初唐四杰”之一。擅长五律,边塞诗《从军行》、《出塞》等较雄健激昂,颇可取。原有集三十卷,已佚,明人辑有《杨盈川集》。 杨炯650—693?唐代诗人。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10岁举神童,27岁授校书郎,33岁被推荐为太子李显府詹事司直,又任命为崇文馆学士。后出任盈川县令,卒于任上。为“初唐四杰”之一。诗作擅长五律,叙写边塞生活的诗作尤为突出,如《战城南》、《从军行》等篇笔力雄健。其文以《王勃集序》最为著名,序中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靡文风的理论和实践给予了较高评价。在“四杰”中,他的诗数量最少,成就也略小些。明童佩辑有《盈川集》10卷,附录1卷,其后张燮又重辑为《盈川集》13卷。 杨炯杨炯650——?华阴(今属陕西)人。十岁举神童。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官终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合称“王杨卢骆”,为“初唐四杰”。杨则自称“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诗以边塞诗著称,风格豪放。今存赋、序等文50篇。时人认为所为佳构既胜于卢照邻,也不在王勃之下。其《王勃集序》,高度评价了王勃改革当时轻靡文风的创作实践,反映了“四杰”较为一致的文学思想。原有文集30卷,已佚。今有明人童佩辑编的《盈川集》10卷,附录1卷。 杨炯杨炯初唐四杰之一。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生于650年,卒于692年。《全唐诗》编入其诗1卷。共存30余首,五律、五古约各占一半。以边塞征战诗最为著名,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等,气势轩昂,风格豪放,文思如注,语言简洁。明万中童珮汇编有《盈川集》10卷,附录1卷。崇祯年间张燮重辑为13卷。 杨炯650—692唐朝诗人。华阴 (今陕西华阴)人。12岁举神童,授校书郎、崇文馆学士,死于婺州盈川令任所。“初唐四杰”之一。恃才傲物,为时所忌。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人称王、杨、卢、骆。有《盈川集》。 杨炯650~692唐代诗人。华阴(今陕西华阴)人。12岁举神童,待制弘文馆。27岁应制举,授校书郎。后官婺州盈川令。为“初唐四杰”之一,人称王、杨、卢、骆,自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在“四杰”中,杨炯诗数量最小,成就最低。擅长五律,其边塞诗气势较胜,代表作有《从军行》。其他诗作内容贫乏,不脱陈、隋绮艳之风。其文以《王子安集序》较好。原有集30卷,已散佚。明人童珮辑有《盈川集》10卷,张燮辑有《杨盈川集》13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