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板子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板子矶

又名鹊起矶,位于县城西北20公里处,濒临长江。巨石嵯峨,江流汹涌,既为兵家要地,又是游览胜境。清乾隆《太平府志》载:“长江天堑,鹊起矶突兀中流,扼咽喉之要。”又称:“登埤极目,通体欲浮,南北墟烟,飞帆划破,景绘天成,不减徐熙画本。”矶上有鹊起庵,建于明末。今庙宇尚存,石柱完好,留有历代重修庵堂碑记。庙前千年银杏一株,粗可数围,春华秋实,甚为壮观。万历四十年(1612)所建古塔,现存二级。塔有四门三额,题为:天峰耸秀、学海洄澜、砥柱大观。明代良吏周忱诗赞:“绿树江中影,丛篁石上根。岸回山势断,江狭浪声喧。”南宋时曾设江防,明季镇帅亦屯守此地。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此处是重要渡江登陆点。

板子矶

旧名返秦,俗呼“板子”,因附近江段古称鹊江,明万历后改名鹊起矶。位于繁昌县城西北20公里的长江南岸、荻港镇东侧。岩矶系大阳山北端,突兀中流,扼长江咽喉,水流湍急,形势险要,自古为江防用兵之地,但景色也很秀丽。大江滔滔,苍茫雄浑,“鹊屿江光”是繁昌10景之一。明周忱有句:“绿树江中影,丛篁石上根。岸回山势断,江狭浪声喧。”清乾隆《太平府志》称其“景绘天成,不减徐熙画本。”
矶上有古鹊起庵,建于明末,清代重修,立有碑记,现存庵宇三间,佛像已圮,石栏等尚好。上有一塔,仅存二级,也为明末遗构,塔为四门,尚存三题额:“天峰耸秀”、“学海洄澜”、“砥柱大观”。庙前古银杏树,高约40米,春华秋实,蔚为壮观。
板子矶一带,早在春秋时就曾是古战场,《左传》有“昭公元年,楚子伐吴,吴败之于鹊岸”的记载。南朝宋时鹊江沿线发生过大规模的激战。明代在鹊起矶屯兵镇守。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中,这里是重要的登陆点。今建有码头船坞,游人可达。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