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林伯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林伯渠1886—1960Lin Boqu无产阶级革命家。名祖涵,号伯渠,字邃园。湖南临澧人。1904年留学日本,次年加入同盟会。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参加了讨袁、护国与护法战争。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后在广州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国民党中央总务部长,参与安排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苏俄代表越飞同孙中山的会晤,以及陈独秀、李大钊同孙中山的会晤。在帮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1924年参加国民党一大,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后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长,参与举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1925年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委员兼监察委员,不久递补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被蒋介石排挤出国民党中央,到国民革命军第六军任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并随军北伐。1927年8月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财务委员会主席。1928年赴苏联,在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问题研究院学习。1932年回国。次年3月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民经济部部长、财政部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办事处财政部部长和办事处主席。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任红军驻西安联络处的红军总代表。1937年7月,与周恩来、秦邦宪前往庐山同蒋介石谈判,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战时期为中共出席国民参政会七名参政员之一。1944年9月在国民参政会上代表中共提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重要主张。从1937年至1948年一直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被补选为中央委员。1945年在延安参加中共七大,是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并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49年,与周恩来、叶剑英等组成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政府代表团举行谈判。后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兼秘书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在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60年5月在北京病逝。 林伯渠1886—1960名祖涵,湖南临澧人。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并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常委、农民部长。后曾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国民经济部长和财政部长、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共七大、八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林伯渠1886~1960原名祖涵、字邃园。临澧人。1904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旋加入中华革命党。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明年转为共产党员。1924年出席中国国民党“一大”,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兼农民部部长,升常务委员。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秘书长。南昌起义时,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财务委员会主席。1928年去苏联学习。1933年到中共苏区,主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财政、经济工作。参加长征,任没收征发委员会主任和供给部长。在陕北,任临时中央政府财政部部长及西北办事处财政部部长、人民银行西北分行行长和特区政府主席,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从中共六届六中全会起,一直为中央委员,“七大”、“八大”均当选为政治局委员。著作有“林伯渠同志诗选”、“林伯渠日记”。 林伯渠长篇传记文学。涂绍钧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出版。涂绍钧,临澧人。全书分《澧水少年》、《迎接曙光》等19章,从林伯渠的少年时代写到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表现了他一生的革命经历和伟大而随和的人格。作品记述详尽,不少地方写得颇为感人,获第二届 “丁玲文学奖”一等奖。 林伯渠1886—1960原名祖涵、字邃园。临澧县人。1905年加入同盟会,参加 “二次革命”,接着加入中华革命党。历任湖南护国军总司令部参议、省公署秘书兼总务科长、代理政务厅长、湖南护法军总司令部参议、省府财政厅长。1918年在李大钊帮助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0年12月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次年加入共产党。积极帮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兼农民部长,升常务委员,对改组国民党与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秘书长。南昌起义中,主管革命委员会财政。1928年去苏联学习,后被派往海参崴远东边疆中国党校任教。1933年3月到中央苏区,主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财政经济工作。二万五千里长征时主管没收、征发、供给工作。长期为革命理财,被誉为共产党财政专家。1937年秋至1948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抗战初期兼任中共驻陕西代表,全力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49年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1954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从中共六届六中全会起,一直为中央委员,七大、八大均当选为政治局委员。有《林伯渠集》、《林伯渠同志诗选》、《林伯渠日记》传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