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桃花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桃花石古代中亚对中国的称呼。公元598年,突厥可汗致东罗马帝国皇帝书中首次提到桃花石(Taugast)。公元8世纪鄂尔浑突厥文碑称唐为桃花石。公元11~12世纪时,喀喇汗朝有几位可汗的头衔中带有桃花石汗的称号,即中国汗之意。《长春真人西游记》则云:“桃花石谓汉人也。”对此国内外学术界解释不一,其中桃花石是北魏皇族姓氏 “拓跋”译音的说法,为多数人所接受。 桃花石桃花石指的是蔷薇辉石一类的玉石,又称 “粉翠”、“京粉翠”。玉石由蔷薇辉石、石英等组成,硬度5—6,我国北京、吉林、青海、四川等地产之。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接触交代 (矽卡岩) 型,次为热液型。 桃花石中国和汉族的别称,流行于西域。最早见于东罗马史家的记载。元代《长春真人西游记》译为“桃花石”。9—12世纪的喀喇汗王朝统治者,自称“桃花石汗”,意为“中国的国王”。 桃花石七至十四世纪西域人民对中国或汉人的称呼。一说为“大魏”的音译;一说是“拓跋氏”的音译; 另说是“唐家”或“唐家子”的音译。始见于七世纪初的罗马史籍,后在八世纪的鄂尔浑突厥碑铭和十一世纪我国维吾尔学者马赫穆德·喀什噶里所著《突厥语词典》 以及十一至十四世纪的阿拉伯地理书中亦曾出现。十世纪时, 我国维吾尔族所建喀喇汗王朝中,且有不少汗王名字前带有“桃花石”的称号,意为“中国汗”, 表示是中国的一部分。十三世纪初,长春真人邱处机在西域时并曾听到当地人民以之称呼汉人。又《突厥语词典》有塔特桃花石一词,“塔特”指维吾尔族,塔特桃花石即中国境内的维吾尔族之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