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按an
连词。(一)表示顺接,相当于“就”“于是”。如: ❶是案曰是,非案曰非。(《荀子·臣道》“案”句: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
❷刑政平,百姓和,国俗节,则兵劲城固,敌国案自诎矣。(《荀子·王制》“案”句:刑罚政令稳妥,百姓和乐,国家风俗俭朴,就能〔使得〕军队强大城防巩固,敌国也就自己屈服了。) (二)表示逆接,相当于“却”。如:
❸人皆乱,我独治;人皆危,我独安;人皆失丧之,我按起而制之。(《荀子·富国》“按”我句:别人都慌乱,唯我们太平;别人都危殆,唯我们安定;别的国家都衰败沦亡下去,我们却能奋起而治理国家。)半ban 副词。(一)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只关涉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一半或一部分,相当于“有一半”等。如: ❶韩、魏战而胜秦,则兵半折,四境不守。(《战国策·齐策一》“半”句:韩魏两国出兵打仗若战胜了秦国,兵力就会有一半损失,边境不能守卫。) (二)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涉及宾语所代表事物的一半。相当于“……的一半”。如:
❷民间丝麦丰熟,随夏税先纳所输之半。愿半纳者,止出息一分。(《宋史纪事本末·元佑更化》“半”句:民间蚕丝和麦子成熟丰收了,随着夏季税收先交纳所应交税的一半。愿意交纳〔赋税的〕一半的,只出利息一分。) (三)分别用在两个反义动词前,相当于“一会……一会”。如:
❸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半”句:那时浓雾一会密布一会消散,每当一阵浓雾到来,对面就看不见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