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梵文Karma的意译,音译“羯磨”。佛教名词。意为造作,泛指一切身心活动。通常分身业、口业、意业3种,分别指行为、言语、思想的活动。善恶等业一旦发生,便不会消除,从而造成与之相应的各种报应。

佛教名词。意为造作,泛指一切身心活动。佛教认为它是能支配人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力量。一般分为身业(行动)、语业(或称口业、言语)、意业(思想活动)三类。《大毗婆沙论》卷113:“三业者,谓身业、语业、意业……。”据《俱舍论》卷13,小乘有部把意业称为“思业”,把身、语二业合称为“思己业”,认为意业的体性是“思”,身、语二业的本性是“色法”。大乘法相宗更重视行为的动机,《成唯识论》卷1认为,三业的体性皆为“思”。业的分类很多,有表业、无表业、引业、满业等。

业ye

副词,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已经进行,相当于“已经”。“业已”“已业”义略同。如: ❶天子业出兵诛宛,宛小国而不能下,则大夏之属渐轻汉。(《汉书·李广列传》“业”句:天子已经出兵讨伐宛国,宛这样一个小国如果打不下来,那么大夏等国就会逐渐轻视汉朝。)
❷使者业己受节,可至皮山而还。(《汉书·西域传下》“业”句:使者己经接受了符节,可以到达皮山就回来。)
❸是时汉兵已逾句注,二十余万兵已业行。(《史记·刘敬传》“业”句:那时汉军已跨过句注山,二十多万大军已经行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