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武舞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武舞

周代雅舞分为文舞、武舞两大类。相传商的《大护》、周的《大武》,在西周初年经过整理、制定的六代舞中属武舞。隋代也有武舞,用64人,并有《武舞歌》。唐初太常少卿祖孝孙定乐,称《凯乐》。也用64人,左手执干(盾),右手执戚(斧),头戴平巾帻,身披金甲,豹纹袴,蹬皮靴,衣袖宽大。舞时前有二人执旌引导,另有二人执*鼗,二人执*铎,二人执铙,二人分别持乐器相和雅,四人以舆载二錞,二人击之,分列左右。武舞和文舞一样,均用于郊庙祭祀,朝会时仅用武舞。唐仪凤二年(677),太常卿韦万石制定武舞的六种变化: 一变象征龙兴参墟,太原起兵;二变象征克定关中,建国创业; 三变象征东夏宾服; 四变象征江淮平定; 五变象征猃狁降伏,各国来朝; 六变恢复原位,象征兵还振旅。

018 武舞

见20016 “乐舞”条。

武舞

周代宫廷乐舞的一种。舞者手执盾牌(干)、斧钺 (戚)而舞。动作粗犷刚劲威武,故称武舞。据陈旸《乐书·乐舞》称“以武得之者必先乎武”,汤克桀、武王灭纣,都是以武功取天下,所以他们的乐舞均是武舞,如大濩、大武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