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殿中将军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殿中将军官名。三国时魏置。掌殿中宿卫。《宋书·百官志》: “殿中将军。殿中司马督。晋武帝时,殿内宿卫,号曰三部司马,置此2官,分隶左右2卫。江右初,员10人。朝会宴飨,则将军戎服,直侍左右,夜开城诸门,则执白虎幡监之。晋孝武太元中,改选,以门阀居之。宋高祖永初初,增为20人。其后过员者,谓之殿中员外将军、员外司马督。其后并无复员。” 殿中将军宫廷侍从武官。三国曹魏时即有,官秩六品。主要职责是执掌宫廷侍卫,督守殿内,每逢朝会,戎服侍从皇帝左右。夜开城门,执白虎幡监之。晋武帝司马炎代魏,设左卫、右卫二军为中央禁卫军,于二军中设殿中将军统领侍卫。东晋沿置,多选门阀之士充任。南北朝时员额愈多,品秩愈低,为左、右卫将军的属官,掌侍卫殿庭。隋代设殿中将军,与积射、强弩将军同为宫廷侍从武官,分别统领所属侍卫,位六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