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比较成本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比较成本说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的按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来实行国际分工的一种自由贸易理论。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出发,认为如果两国生产力水平不等,但其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都是相等的。为节约劳动,甲国只应生产最大优势的产品,乙国只应停产劣势最大的产品,双方通过产品交换均可得到最大利益。无视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所谓国际分工剥削落后国家的事实,反映了当时英国向世界进行贸易扩张的愿望。 比较成本说又称“比较利益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按照生产成本相对差别进行国际分工的一种自由贸易理论。李嘉图认为,在某两国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水平不相等,甲国生产的每一种商品的成本都高于乙国的情况下,也可以出现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非在每一种商品上都是相同的,处于绝于优势的乙国和处于绝对劣势的甲国,都可以生产本国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然后两国进行交换,彼此都能节约劳动,从贸易中得到利益。李嘉图是在他的名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比较成本说的。该学说是对斯密绝对成本说的修正和发展,它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扩大对外贸易,加速工业发展的要求。它为一个国家提供了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武器。不论这个国家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是强是弱,都可以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