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民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民风指一个社会成员由学习而得到的一种共同行为模式,为一个社会群体共有的代代相袭的行为方式,它是社会行为的基本力量。民风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又在不知不觉中为人们接受。美国学者W·G·萨纳姆指出,民风是社会成员认为没有什么道德意义的社会习惯。各种群体的民风都起源于不断重复的行为,而这些行为恰好证明能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这些行为变得规范化,并广泛为人所接受,因为有用而能保持下来。民风的力量可以引导某种行为朝某个方向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习惯及宗教制度都会加强各种民风,使之变得不可抗拒、绝对化并带有强制性。有些民风在成了伦理原则被认为对繁荣社会十分必要时,就演变为民德。民德比民风更具强制性,两者在本质上都是稳定和保守的。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变革、文化冲突,都会引起民风、民德的改变。民风是社会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教育、道德等因素的综合反映,是社会状况在人们精神面貌上的体现,民风普遍渗透于人们言行之间,广泛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成为推动或阻碍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民风的好坏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成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