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水体自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水体自净selfpurification of water body

受污染的水体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经过稀释、扩散而逐渐降低其浓度或毒性,而恢复到受污染前状态的一种净化作用。水体自净机理包括:扩散、沉淀、稀释和吸附等物理净化过程;氧化、还原、中和、分散、化合、凝聚等化学和物理化学净化过程;水中存在的多种微生物群分泌出各种酶,在其催化作用下,使污染物发生各种生物净化过程。各种净化过程同时发生,相互影响,交错进行。研究和掌握各种水体的自净规律,充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可减轻人工处理污染的负担,并据以安排生产布局和以最经济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污染源。

水体自净

广义的水体自净指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受污染的水体逐渐自然净化,水质复原的过程。狭义的指水体中微生物化学分解等; 可以发生在水与大气界面,如酚的挥发; 也可以发生在水与水底的界面,如水中污染物的沉淀、底泥吸附和底质中污染物的分解等。
自然界各种水体都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在确定允许排入水体污染物量时,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因素。但是,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研究和正确运用水体自净的规律,采取人工曝气或引水冲污稀释等辅助措施,强化自净能力,是减少或消除水体污染的途径之一。
水体自净大致分为三类,它们同时发生、相互影响。
(1) 物理净化: 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混合和沉淀等过程而降低浓度。污水进入水体后,可沉性固体在水流紊动较弱的地方逐渐沉入水底,形成污泥。悬浮体、胶体和溶解性污染物因混合、稀释,浓度逐渐降低。污水稀释的程度用稀释比表示。对河流来说,用参与混合的河水流量与污水流量之比表示。污水排入河流经相当长的距离才能达到完全混合。因此这一比值是变化的。达到完全混合的距离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 稀释比、河流水文情势、河道弯曲程度、污水排放口的位置和形式等。在湖泊、水库和海洋中影响污水稀释的因素还有水流方向、风向和风力、水温和潮汐等。
(2) 化学净化: 污染物质由于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化合和吸附凝聚等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而降低浓度。流动的水体从水面上大气溶入氧气,使污染物中铁、锰等重金属离子氧化,生成难溶物质析出沉降。某些元素在一定酸性环境中形成易溶性化合物,随水漂移而稀释; 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某些元素形成难溶化合物而沉降。天然水中的胶体和悬浮物质微粒,吸附和凝聚水中污染物,随水流运移或逐渐沉降。
(3) 生物净化: 生物活动尤其是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使污染物质的浓度降低,又称生物化学净化。工业有机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域后,即产生分解和转化,并消耗水中溶解氧。水中一部分有机物消耗于腐生微生物的繁殖,转化为细菌机体,另一部分转化为无机物。细菌又成为原生动物的食料。有机物逐渐转化为无机物和高等生物,水便净化。如果有机物过多,氧气消耗量大于补充量,水中溶解氧不断减少,终于因缺氧,有机物由好氧分解转为厌氧分解,于是水体变黑发臭。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5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