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循环shuifen xunhuanhydrological cycle
地球
表面各部分(海、陆)间以及与大气之间水分交换的总称。从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 通过上升运动被带到高空, 然后随大气环流输送到大陆上空, 冷却凝结成降水落至地面, 然后又从江河流回海洋。海陆之间的水分循环称“外循环”或“大循环”。海洋或陆地蒸发的水分在高空凝结以降水形式重新降回海面和陆面则称“内循环”或“小循环”。地球上的水分循环, 见图1。
图 1 地球上的水分循环
Em, Et: 分别为海洋和大陆的蒸发;
γm, γt: 分别为降落到海洋和大陆的降水
Am: 自海洋流向大陆的水汽;
At: 自大陆流向海洋的水汽;
f: 流向海洋的地表径流
水分循环概念早在17世纪已经形成, 但到本世纪初才得到详细论证, 提出较完全的理论。陆地上的降水r可由海洋输送的外来降水rA和由陆地蒸发的内

系数, 说明从外部进入并以降水形式降落在该地区的水分, 在参加多少次循环之后才被大气径流和河川径流输送出去。苏联欧洲地区全年各月的水分循环系数在1.05~1.24之间,年平均为1.12,这表明局地降水平均只有外来降水量的12%,所以年降水量的绝大部分都是由外部水汽输送所组成。全球水分循环各分量大致如下:若把全球平均降水量当作100单位,则海洋蒸发的水汽为84单位;降回海洋的降水量为77单位;由海洋输向大陆的水汽为7单位;由陆地蒸发的水汽为16单位,降到陆地的降水为23单位,余下的7单位由地表径流流入海洋,见图2。水分循环结果使得海洋和陆地的总水量大体保持平衡。水分循环是水文学和气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气候形成的基本物理过程之一,它与辐射平衡、热量平衡组成气候形成过程的三大平衡。

图2 全球水分循环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