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汉魏丛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汉魏丛书丛书。原为明嘉靖中何镗辑,预计百种,未刻。后为程荣辑,收书三十八种,于万历年间刊刻。荣字伯仁,歙县(今属安徽)人。于万历年间承何镗辑古经逸史、稗官野乘之志,选刻三十八种,有万历中新安程氏本。民国十四年(1925)商务印书馆影印程氏本。万历二十年(1592)何允中补刻,增至八十种,分经翼、别史、子余、载籍四类,题名《广汉魏丛书》,有明万历及清嘉庆中刊本。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王谟再增至九十六种仍依何本分四类,题名《增订汉魏丛书》,每书多附有王谟书引及跋识。有乾隆间金谿本及光绪二年(1876)红杏山房刊本,民国四年(1915)蜀南马湖卢树修补印本。又有光绪六年三余堂刊本,宣统间上海大通书局石印本。 汉魏丛书三十八种,二百五十卷。明程荣编辑。程荣为明代万历年间新安(今浙江淳安县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汉魏丛书》为丛书中的名著,据说辑自明代何镗,然而未见流传,其真实性已不得而知,现传世本为程荣编辑,共收书三十八种:《京房易传》三卷,汉京房撰; 《周易略例》一卷,晋王弼撰;《三坟书》一卷,晋阮咸注;《诗说》一卷,汉申培撰;《韩诗外传》十卷,汉韩婴撰;《大戴礼记》十三卷,汉戴德撰;《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董仲舒撰;《白虎通德论》二卷,汉班固撰; 《独断》二卷,汉蔡邕撰; 《忠经》一卷,汉马融撰;《方言》十三卷,汉扬雄纪;《元经薛氏传》十卷,隋王通经、唐薛收传;《汲冢周书》十卷,晋孔晁注;《穆天子传》六卷,晋郭璞注;《西京杂记》六卷,晋葛洪集;《素书》一卷,汉黄石公撰;《新语》二卷,汉陆贾撰;《孔丛子》三卷,汉孔鲋撰;《新序》十卷,汉刘向撰;《说苑》二十卷,汉刘向撰;《新书》十卷,汉贾谊撰;《法言》十卷,汉扬雄撰;《潜夫论》十卷,汉王符撰; 《申鉴》五卷,汉荀悦撰; 《中论》二卷,汉徐干撰;《颜氏家训》二卷,北齐颜之推撰;《商子》五卷,署秦公孙鞅撰;《人物志》三卷,魏刘邵撰;《风俗通义》十卷,汉应邵撰;《刘子新论》十卷,梁刘勰撰; 《神异经》一卷,汉东方朔撰; 《洞冥记》四卷,汉郭宪撰;《述异记》二卷,梁任昉撰;《王子年拾遗记》十卷,晋王嘉撰;《甘石星经》二卷,汉甘公、石申撰;《飞燕外传》一卷,汉伶玄撰;《古今刀剑录》一卷,梁陶弘景撰;《论衡》三十卷,汉王充撰。以上子目书绝大多数为汉魏时期的著作,但也酌收了少量本期以外之作。这样做的目的,据书前屠隆序言的解释说:“然汉以前间收秦,明汉有秦之遗风也;魏以后间收六朝,明魏为六朝之滥觞也。”丛书保存了汉魏间多种典籍,向为学界所推重。刊行之后,又有明人何允中续编《广汉魏丛书》,收书共八十种(详见该条);清人王谟又编《增订汉魏丛书》,收书增至九十六种(详见该条)。这两种书都是由《汉魏丛书》基础上扩衍而成,可看作程荣之书的派生本。本丛书流传较少,主要有明万历年间程(荣)氏刊本、民国十四年(1925)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等,1992年吉林大学出版社又据万历程氏刊本影印出版。 汉魏丛书古丛书名,明代嘉靖年间何镗编辑,共100种,所收多为古经逸史、稗官野乘,保存了一批杂史野史资料,可补正史之不足。原稿未刊行,万历时程荣选刻38种,后何允中补刻增至80种,更名《广汉魏丛书》,乾隆时王谟再增至96种并重加编次,更名《增订汉魏丛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