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沙甫慈伯利论道德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沙甫慈伯利论道德感

安东尼·艾什里·库柏·沙甫慈伯利(Anthony Ashley Cooper Shaftesbury1671—1713)是英国哲学家和伦理学家,曼德威尔派利己主义伦理学的主要反对者。主要著作有《善与恶之研究》,《人、习俗、舆论、时代的特行》等。
沙甫慈伯利既反对把道德隶属于宗教,又不同意霍布斯和洛克关于道德的基础是利己自爱的观点,认为人天生具有辨别善恶的能力,即“道德感”。他第一次把“道德感”概念引入伦理学,并以它为核心建立起一种道德情感理论体系。他认为,人既有自爱的一面,又有仁爱的一面,道德和善就在于自爱与仁爱的平衡、谐调一致。这种平衡和谐调既能给自己也能给社会带来幸福。自爱是人的“自我情感”,仁爱是人的“天然情感”,能使人趋向公共利益,二者是影响和支配人的最重要的情感或热情。情感是人类行为的动力,人的情感意向是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一个人对于自己和社会有正当而又完整的情感,就是正义和德行;缺乏这种情感或具有相反性质的情感,就是堕落和恶。一个有觉悟的人,当他意识到善,并具有真正的道德感时,他就会宁肯取善而舍弃自己的私利。沙甫慈伯利非常强调人们要经常用理性控制“自我情感”,使之与道德感达到统一,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达到统一。他虽然主张伦理道德不以宗教为基础,但却认为道德的极致可以导致宗教。因为当人们怀着道德感赞美宇宙和上帝时,就会产生出宗教感情。沙甫慈伯利的道德观对休谟、狄德罗和康德等人的伦理学具有重要的影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6: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