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毅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78 刘毅? —285

西晋政治家。字仲雄,东莱掖(今山东掖县)人。魏末察孝廉。西晋时官至司隶校尉、尚书左仆射。曾严厉打击士族豪强势力,直言敢谏,批评晋武帝卖官鬻爵的行为,说他连东汉桓帝和灵帝都不如。认为立政之本是选取人才,授予官职,选才任官有三难: 人才难知,爱憎难防,情伪难明。

刘毅?—412

东晋将领。字希乐,小字盘龙,彭城沛(今江苏沛县)人。少有大志,不继家产。初为州从事,中兵参军属官。桓玄代晋自立,元兴三年(404年),与刘裕、何无忌等起兵讨玄,玄败西走,裕任他为冠军将军、青州刺史,追玄。至峥嵘州(今湖北鄂城东),以少击众,乘风纵火,玄军溃被杀。义熙元年(405年),击灭玄余党桓振、冯该等,进驻江陵(今湖北江陵),任抚军将军。义熙六年,参与镇压卢循起义,于桑落州(今江西九江东北)被义军击败,自降为后将军。不久,又进为都督荆、宁、秦、雍、扬五州之河东、河南、广平、义成四郡诸军事、卫将军、开府义同三司、荆州刺史,加督交、广二州。义熙八年,刘裕以“谋为不轨”之罪,率军进攻江陵,他兵败自缢而死。

刘毅?—285

字仲雄,西晋东莱掖(今山东掖县)人。曹魏时曾侨居平阳,为郡功曹,以沙汰郡吏百余人,为时所重。晋时官至司隶校尉,敢于纠举豪右,又曾批评晋武帝卖官鬻爵,钱入私门,不如东汉的桓帝、灵帝。后官迁尚书左仆射。曾反对九品中正制度。指出它不仅不能选拔人才,反有“八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主张废除。
❷(?—412)东晋将领。彭城沛(今江苏沛县)人。字希乐。初为桓弘中兵参军。桓玄夺取晋政权时,他与刘裕等起兵反对。刘裕以他为冠军将军、青州刺史。迁兖州刺史、豫州刺史、卫将军,从刘裕征讨卢循。后任荆州刺史,镇江陵,占据长江上游,与刘裕对峙。义熙八年(412年),刘裕以安帝命下令讨伐,他兵败自缢。

刘毅1906~1930

字连干,又名任夫。1925年毕业于芜湖第二农校。在霍山四高任教,曾领导诸佛庵地区师生声援“五卅”运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西乡特支宣传员、县苏维埃警卫大队长、六霍特务大队大队长。1930年10月在大干涧被捕遇害。

刘毅?—285年

西晋大臣。字仲雄,东莱掖(今掖县)人。曾任国子祭酒,官至司隶校尉,尚书左仆射。毅为西晋名士。其先祖是汉景阳王刘章。“少厉清节”,“幼有孝行”,有“好臧否人物”之称。刘毅人品正直,在严峻险恶的魏晋政治局面中,“言不苟合,行不苟容”,任职期间,直言敢谏,不避权贵,曾严厉打击士族豪强势力,批评晋武帝卖官鬻爵的行为,在《宜罢中正疏》中直陈己见,批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为世家大族服务的九品中正制度,主张废除此弊法,立一代之美制。《宜罢中正疏》是研究魏晋时期政治思想的重要史料。“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为批评九品中正制的典型名句。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