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法兰克王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法兰克王国Falanke wangguo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建立的封建国家。3世纪罗马士兵唱的军歌里首次提到法兰克人,是住于莱茵河下游的一个部落联盟,以勇敢著称。4、5世纪时分为两支:住在莱茵河口附近和索姆河流域的叫海滨法兰克人,或称萨利克法兰克人;住在以科隆为中心的莱茵河两岸到默兹河之间的叫河滨法兰克人,或称里普阿尔法兰克人。他们不断冲入帝国边境,大肆屠杀,甚至威胁科隆和特里尔。 法兰克王国的士兵像 法兰克王国Falanke wangguo日尔曼法兰克族建立的封建国家。奠基者克洛维。法兰克人属日尔曼人的一支。5世纪后半期,在“民族大迁徙”过程中,法兰克一部落首领克洛维英勇善战,夺取了高卢之后,创立了墨洛温王朝。此后,克洛维东征西讨,不断兼并其他法兰克部落。496年,为祈求上帝保佑,克洛维亲率3 000亲兵接受基督教洗礼,成为第一位正式皈依基督教的国王。在基督教的有力支持下,克洛维继续向外侵略扩张。在征战过程中,许多基督教士打开城门,迎接他的到来。经过武力征服和种种阴谋手段,克洛维独占了胜利果实,集大权于一身,成为法兰克王国第一代国王。克洛维执政期间,加快了法兰克的封建化过程,并编制了著名的《萨利克法典》。克洛维死后,其子孙长期混战不休。内战削弱了王权,使原来宫中事务总管家宫相把握了国家实权。715年,查理·马特任宫相,为抵抗阿拉伯人的入侵、镇压国内叛乱,实行了采邑分封。采邑改革成为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产生的开端,后来又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层层分封关系。查理·马特死后,其子矮子丕平继任宫相。他勾结罗马教皇,夺取了王位,建立了加洛林王朝(751—843)。丕平于754年和756年两次出兵意大利,把夺取的土地献给教皇,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史称“丕平献土”。768年,查理继位第二代加洛林王朝君主。他在位凡46年,先后进行过50多次战争,扩大了帝国版图。800年,他接受教皇加冕,查理成为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被查理曼帝国取代。 法兰克王国Frankreich日耳曼人法兰克族建立的早期封建国家。公元前5世纪在今法国境内为高卢人居住,故称之高卢(外高卢)。3世纪末,日耳曼人法兰克族入侵。5世纪末法兰克一部落酋长克洛维打败西罗马帝国在高卢的残余势力后,占领了高卢,成为法兰克王国首任国王。参见“历史”中的“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王国日耳曼人法兰克族的早期封建国家。由法兰克部落酋长克洛维于公元486年打败罗马人在高卢的势力后创建。查理大帝在位时,成了据有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帝国。 法兰克王国日耳曼法兰克族建立的早期封建国家。486年,撤利克法兰克人的部落酋长克洛维在苏瓦松战役击败罗马军,征服北高卢,建立墨洛温王朝,496年克洛维皈依天主教,王权得到教会的支持。6世纪下半叶始,王权势微,相权上升。751年宫相丕平篡位,开创加洛林王朝。新王朝推行武力扩张政策,查理(768—814)统治时期疆域东至易北河和波希米亚,北达北海,南至意大利中部。800年,查理加冕称帝,法兰克国势大盛。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订立《凡尔登条约》,将帝国分为东法兰克王国、西法兰克王国和中法兰克王国,从而形成近代德、法、意三国的雏形。法兰克王国是西欧封建制形成时期最重要、最典型的国家。 法兰克王国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约存在于5世纪末至10世纪。486年,撒利克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建立墨洛温王朝,以巴黎为首都。8世纪前半期,宫相查理·马特推行军事采邑制,初步奠定了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732年在普瓦提埃战役中击败阿拉伯人。733年迫使勃艮第称臣。734年又征服弗里西亚人。751年,宫相丕平(矮子丕平)建立加洛林王朝。查理大帝在位时期(768~814)国力最盛。843年《凡尔登条约》签订后分裂为东、西、中三个王国,并分别于911、987、887年告终。这三个王国是后来德、法、意三个国家的雏形。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